共享的时代 信用的时代 24小时自助图书馆折射市民高素质

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时代,是信用当道的时代。自蓬江区7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今年4月22日开馆以来,短短三个月,已有近10万人次读者凭借刷身份证进入这个可以共享图书的世界。


“东仓里图书馆借书量超过了1.2万册,根据后台数据可以看到,已经有近1万册归还了,而且归还的图书损毁很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市民都比较自觉,比较文明。”蓬江区图书馆馆长黄慧清表示。


文/图胡晴晴通讯员梁永超



喜欢上,这里的共享式体验

通借通还最方便


进入图书馆,刷身份证;借书还书,刷身份证;想要上网查资料,用免费wifi;想要免费带走电子书,在歌德电子图书借阅机上扫一扫……大数据在智慧共享图书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给市民带来了诸多便利。


上周六下午,家住江海区的市民彭焕鑫带着母亲、妻子、两个女儿,一起来到了蓬江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白沙馆)。


“以前借书都要借书证和押金,比较麻烦,我们在东仓里24小时自助图书馆借过两次书,感觉用身份证借书很方便。今天第一次来这个馆,感觉白沙馆离我们家更近,就到这儿了。”彭焕鑫认为,以前自己买书,成本比较大,放在家里过几年就不需要了,还要考虑清理的问题,“共享图书馆理念很好,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几番体验,最让彭焕鑫感触深刻的,是蓬江区7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通借通还的功能。


“你在这边借,可以到另一个馆去还,通借通换,这个功能非常好,如果没有这个功能,我就感觉没那么方便。”彭焕鑫说。


感受到,这里的爱心满满

捐书活动人气旺


面积达300多平方米的白沙馆,可以说是蓬江区7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中,配套设施最齐全的一个,与其他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不同的是,该馆内部还配置了卫生间。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清洁任务。


“300多平方米,加上厕所,要保证卫生,不可能一直靠义工人员,义工人员主要负责收拾图书,把它们归类整理好。因此,我们就近聘请了一名社区的低保户作为图书馆的钟点工,专门负责清洁、保洁工作。”白沙街党工委书记谢强伟说:“这样既保证了图书馆的卫生,又增加了低保户的家庭收入。”


上周六下午五点钟,记者来到蓬江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白沙馆的时候,钟点工已经下班了,图书馆内,年轻的志愿者甘伟成正拿着抹布擦拭桌面。


“累吗?”当记者问出这句话的时候,甘伟成轻轻笑了笑,道:“不会啊。我有时间,喜欢比较静的地方,喜欢看书,这里氛围很好,看书也方便。关键是,这份工作也很有意义!”


不过甘伟成在享受志愿者工作的同时,也会有一些工作上的小烦恼。


“很多市民都很自觉,但也有一些不清楚还书制度,会把书籍直接还回书架上,导致书架上的书籍有点乱,我整理的时候就不知道读者搁哪儿了。所以,读者还书的时候,将书本放回还书箱会比较方便,我们归类整理再上架。”甘伟成觉得,“读者把书本放回还书箱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支持。”


此外,蓬江区7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每个图书馆内都设有市民捐书箱,街道和社区也会举办图书捐赠活动。东仓里24小时自助图书馆(区级馆)在开馆三个月内,就已经收到3000多本捐赠的图书。


“我们白沙街道和社区都举办过大型的图书捐赠活动,捐了两三千册图书,大家都很踊跃。”谢强伟告诉记者。


夜深了,这里灯火通明

不放弃任何追求知识的人


夜深了,街上很寂静,这里依旧灯火通明。明亮的玻璃墙里面,零稀的人影与手上的书籍,构成了黑夜里的小小世界。


黄慧清介绍说,通过24小时监控设备,可以看到深夜中的图书馆里还是会有读者,但是不多。


人不多,为什么还要开放?


“公共图书馆就是要做到平等和公平。”黄慧清表示:“有一些读者下夜班了,想去看看书,清静一下,充充电。这批人我们也不能放弃,不能遗忘。”


秉承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当少数读者反映“环卫工人、捡垃圾的进入图书馆受到影响了”的问题时,黄慧清态度很坚定:“我们不会去处理的。因为这些读者也是真正来看书的,不是来捣乱的,不是来寄宿的。我们公共图书馆打开门给所有的读者,就要做到平等与公平,让所有市民都可以享受社会的资源,不放弃任何追求知识的人。”


(责任编辑:钟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