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国好人榜”的江门榜样 感受榜样力量

在江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诚实守信、或孝老爱亲、或见义勇为、或乐于奉献,他们在最不起眼的地方奉献自己,让更多的人因为有了他们的奉献而过得更好,这就是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江门榜样们。


“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活动自2007年9月开展至今已发掘好人好事线索十万多件,江门目前已有13位榜样登上“中国好人榜”。现在就让我们走近江门榜样们的生活,去感受榜样的力量。


文/江门日报记者 李楠楠


李兆文:诚信是企业 发展的垫脚石



人物简介:男,1971年6月出生,江门市新会区司前石桥永联餐具厂总经理。


李兆文现任新会区司前石桥永联餐具厂总经理、司前商会会长,一直秉承“以人为本,优质高效,信誉至上,诚信服务,开拓创新”的经营宗旨,工厂注重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产品畅销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


工厂自建立以来,始终把信誉和诚信放在经营宗旨里,20多年来,永联餐具厂从来没有因违约而和客户发生过法律纠纷,即使是在经营环境变差和人工成本飞涨的时期,永联餐具厂也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全力守合同保信用,与顾客保持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2002年,永联餐具厂接了一张来自德国的订单,该客户是一个新客户。因为第一次做德国的订单,厂里对德国产品的质量要求不完全了解,导致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障碍,浪费了不少时间,最终无法达到合同上约定的船运时间。为了履行合同,让客户能够按时把货物运到德国的商场,李兆文决定不惜血本,花巨资把货物空运到德国。最终该批货物准时到达了德国,客户也能准时把这款新产品上架销售。经过这件事,该德国客户对永联餐具厂赞不绝口,从那之后,该德国客户成为永联餐具厂的忠实客户,一直合作到现在。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就是因为始终以诚信为本,李兆文的公司在发展中才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李兆文并不只满足于经营成绩,他把履行社会责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2002年,永联餐具厂成立工会,2007年成立党支部,2008年成立团支部。多年来,永联餐具厂工会、党支部和团支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提升企业生产力为目标,以党建带团建,实现党、工、青、妇齐心协力、互动共进,与企业一起共谋发展。


李兆文还十分关心工人的生活,积极支持党支部开展“帮困助学,敬老扶残”慈善公益活动,成立“爱心基金”,对在生活上需要帮助的员工进行扶持资助。同时,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更是不遗余力,多年来一直与工会跟踪资助石桥村10多位学习成绩优异的特困学生。李兆文曾公开保证:永联餐具厂不会让石桥村任何一个学生因学费问题而辍学。如今,一些之前曾接受永联餐具厂资助的学生已经从大学、技校毕业,投身到社会中工作。


陈凤英:带着病母去上学



人物简介:女,26岁,台山市深井镇井西村委会新富坑村人,曾在台山市培英职业技术学校就读,毕业后在台城街道办南塘社区工作。


1991年7月13日下午,一个包着破烂衣服的女婴被遗弃在阳江市车站。这个可怜女婴的阵阵哭声,引来了不少路人围观,这时刚好有一位好心的阿姨在等车,由于不忍女婴被抛弃,阿姨毅然收养了她。这个幸运的小女婴就是陈凤英。


就这样,陈凤英来到了这个贫困但很温馨的家。爸妈当凤英是宝贝,十分疼爱她。爸爸中风后,手脚活动不方便,但他硬扛下了在家带孩子、做家务和种地的活。而她的妈妈则到镇上当保姆。这样,两口子带着养女过了六年。到了凤英该上学的时候了,昂贵的学费让父母束手无策,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筹够学费让女儿上学。因为没有办理收养手续,孩子一直没有户口,也因此没办法申请到政府的补助。


十二岁那年,凤英到一个开废品回收店的老板娘家当保姆。后来,深井河西村委会得知了凤英的情况,马上替她向学校、政府提出申请,在各界的关心下,凤英终于在十三岁那年顺利入学读小学一年级。

然而就在那年7月份,由于长期的辛苦操劳加上营养不足,凤英的爸爸又一次病倒了,而且再也站不起来,当年末就病故了。她的外公外婆也在同一年相继去世。凤英妈妈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不久也病倒了。凤英决定勇敢地站出来,扛起家庭重担。


2009年,凤英考上了台山市新宁中学,这是该市排名第一的重点初中,当时有几位好心人提议出钱供她到台城读书,但她还是决定留在镇上读初中,因为妈妈已经卧床不起,生活无法自理,她不能丢下妈妈不管。2012年中考,凤英被免试推荐到台山侨中,可是继续读书就意味着要带妈妈到离家100多公里的城里,这对凤英来说无法接受。最终她放弃了入读普通高中,选择入读台山培英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


到培英学校读书,必须带上妈妈,必须租房子。由于她妈妈瘫痪在床,而且出不起高价,找房子的事一直到上学前两天才解决好。带着妈妈上学的日子里,每天凤英要上学,要照顾妈妈,还要到麦当劳兼职。到了夏天,为了让卧床的妈妈能及时更换尿片而不会被捂出痱子,她利用课余15分钟的休息时间骑自行车回家,飞速帮妈妈换尿片,再匆匆赶回学校上课。“因为妈妈是我的再生母亲,没有她就没有自己的今天。”这种爱令她从不会觉得痛苦、不会觉得累,妈妈能好好地活着,才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王振排:善谋善战的热血“硬汉”



人物简介:男,1980年12月出生,2000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少校警衔,现任武警江门市支队司令部作训股长。


“部队训练成绩上不去,我当股长就不称职。”作为作训股长,王振排把责任当作价值的试金石,开始从“训练尖子”向“武教头”转变。为了提高部队的夜间射击训练水平,他虚心向支队优秀射手请教,加班加点编写射击教案;为了提高部队实战化能力,演习活动中他带头进入现场摸排情况,及时为首长提出建议,成功处置各类模拟情况;为了适应形势任务拓展的需要,他认真研究武装巡逻勤务的组织与实施,在基层中队一呆就是半个月,严抓每一个演示动作。在他的帮带之下,支队先后有3人被总队、总部评为“优秀教练员”,1人被总队评为“优秀教练员”。


2011年,他参加了大运会安保任务。从最初任务对接、指挥所设置到勤务具体组织,他都全程参与其中。他勇挑重担,哪里情况最复杂,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灵活处置各种情况20余次,多次受到各级首长表扬,被总队评为“大运安保先进个人”,并被国务院批准表彰为“全国大运先进个人”。


2014年5月9日,台山市斗山镇突降暴雨,受灾村庄达16个,武警江门市支队接到指令后紧急出动投入抢险救灾行动。行动中,王振排冒着大雨走在队伍的前头,顶着及腰的洪水为战士们探路,挨家挨户转移受灾群众。行动从9日傍晚持续到10日上午,王振排连续14个小时奋战在救灾一线,最终与武警战士们一起成功解救了数百名受困村民。


王振排先后5次荣立三等功,连续两年被武警总部、总队评为“优秀教练员”,曾多次被评为训练尖子和优秀干部。先后参加过茂名PX项目跨区增援、台山斗山抗洪抢险、台山市2014年“12·6”武装搜捕、2015年“6·14”江门汽车总站夺刀救人等重大临时任务,表现突出,用行动诠释了武警官兵素质过硬、不畏艰险、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的优秀精神意志品质。


何佐行:用鲜血和爱心传递生命阳光



人物简介:男,1969年出生,从2000年开始献血,17年时间里共献全血6次,机采血80次,献血量达46800ml。


说起与献血结缘,何佐行说第一次献血是在旧单位江门冷冻厂,那时厂里组织去无偿献血,他虽然什么都不清楚,但也报名参加了。在那次献血中,他看到大家那么踊跃献血,又了解到科学献血对身体没有坏处,而且还可以帮助到别人,甚至有时候还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他非常感动。


关注何佐行的微信朋友圈就会发现,他经常会发一些关于献血的常识或各地的血液求助信息,有很多朋友会点赞或转发。何佐行说自己平时会关注全国各地的血站,有时候在朋友圈上看到求助信息,他都会立刻去帮忙。“记得有次朋友发来求助信息,说亲属急病入了ICU需要血小板,我马上把信息发到微信朋友圈,那一夜好多朋友都说第二天要去捐。第二天早上到了血站,看到大家都排着队等着献血小板,那情景让我非常感动。”他说。


在何佐行的影响下,他的家人也加入了献血行列,他说他的妻子除了怀孕期间没有参加献血外,其他时间都坚持献血。


除了献血,何佐行也非常热心参加义工活动。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他加入了仁爱社工组织,和组织里的伙伴一起做义工。他说他非常乐意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不仅自己做义工,还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做义工,以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人。


17年来,他做过的志愿服务很多,包括交通引导、上门探访、探访特困残疾家庭、帮助困难家庭维修家居,以及探访福利院,还定期捐献血小板,推广和宣传献血知识,清点市内红十字会所属捐款箱,推广和宣传红十字会急救知识,探访新会崖门皮肤康复医院、开平玲珑村,还有医院导医导诊、义工联文艺队演出和后勤工作等。


17年的献血,17年的志愿服务,17年的坚持,他用血液铺就了一条爱之路,他的血液在许许多多认识或不认识的求助者身上流淌着;他用爱心铸就了道德的丰碑,他的爱心使麻风病康复者、残疾儿童、老人梦想成真。何佐行用鲜血和爱心谱写了一曲关于人生价值真谛的赞歌。


(责任编辑:钟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