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评选出十大“最美”家书和40封优秀家书

“我有低血糖,偶尔会头晕目眩,你总会在身上带一小包糖,即使只是到楼下散散步。”金婚之际,叶秀芳在写给丈夫的家书中描绘美好的“日常”。这个习惯,丈夫陈超明一坚持就是50年。



叶秀芳写给丈夫的信是2017年江门市十大“最美”家书之一。今年4月,市妇联、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联合开展了“红笺传情爱的家书”征集评选活动,共收到了电子家书、纸质家书472封。近日,活动评选出市十大“最美”家书以及40封优秀家书。


“我们希望通过最传统、质朴的写家书方式,表达感恩和祝福,分享亲情和幸福,倡扬好家风好家教,以良好的家风促进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些家书中,有珍藏多年的老家书,也有手写的新家书;有长辈写给子孙、子女的,有儿媳写给公公的,也有写给初来乍到的二胎妹妹的……每一封都流露着真情实意,浸润着满满的关爱和感恩,分享了家风家教的朴素之道。


见字如面

带来“看得见”的感动


今年75岁的叶秀芳是参加活动年龄最大的市民。和丈夫一起的五十多个春夏秋冬,一万八千多个日出日落,那些相濡以沫的细节,那些同甘共苦的往昔,她都清晰地记得。她在信中写道:“你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了一种大爱……”


蹬着摇摇欲坠的木凳,主动帮邻居更换电线;清理楼下公园宠物狗的粪便;口头劝谕市民文明遛狗……这些年,被邻里称为楷模的陈超明,一直做着妻子“哭笑不得”的事。“实际上,爱人一直都很支持我做这些事。”已经80岁的陈超明,说起话依然中气十足。他告诉记者,“除了日常的关心和鼓励,写家书也是她支持我的一种体现,我看了之后非常感动。”


一年前,新会实验小学的梁凯欣翻父亲的书橱,无意中发现名为“宝贝成长记”的笔记本。“我想不到,爸爸居然为我写了这么多封信。”梁凯欣很惊讶。第一次喊爸爸,第一次走路,第一次掉牙,第一天上幼儿园被小朋友咬了一口……笔记本记录着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了深夜里父亲忙完了工作,打开本子,一边写,有时微微笑,有时皱皱眉的样子。我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当时处于叛逆期的梁凯欣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是爸爸心中的宝贝,“于是,我就写下了一封给爸爸的信,借此表达我对爸爸的感恩之情”。


家书抵万金

传递“说不出”的情感


“我知道丈夫对我很好,也很热心。不过,有些情感也不好当面跟他表达,刚好遇到这个写家书活动,我就想借这个机会,说说自己心里话。”叶秀芳表示,和丈夫初相识时,丈夫几乎每周都给她寄一封信,话不多,但是字里行间都是浓浓的爱意。


新会区委宣传部的杨肖坤是一名文字爱好者,亲情是他写作的主要题材。在这次家书征集活动中,他以“汤圆”为线索,讲述了家里几代人搓汤圆、吃汤圆的故事。他也曾写过几篇关于母亲的文章,表达日常“说不出”的感情。


汤圆亦好,文字也罢,在杨肖坤看来,它们都已成为一种连接彼此情感的纽带,让成长于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几代人紧紧连在了一起。


市妇联副主席苏慧芬说出了大家对此次活动的普遍感受:“中国人比较含蓄,有很多话,很多情感,想向家人、亲朋表达,但在电话里、当面交流时,却不愿意直接说出来,书信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


拥抱“互联网+”

“微家书”再添文明风采


古老的家书,乘着微信的“翅膀”,在新时代一展新姿,再添文明风采。记者了解到,5月份,我市还开展了“微家书”征集活动,倡导在当前高强度、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借用微信随手抒发对父母、对子女、对爱人的情感。“江门女性”“文明江门”“江门教育”微信公众号开辟了“爱的微家书”栏目,共收到投稿408条,根据点赞量和内容,评选出最具网络人气“微家书”10封、优秀“微家书”10封。


杨肖坤也参加了此次“微家书”活动,描述爷爷和父亲在盆景中找到生命光辉和传承的故事。“以前,买信纸、信封、邮票,把信一封封寄出去,通过写出来的文字表达情感,觉得好真实好怀念。而这一次‘微家书’活动,虽然与传统家书表达方式不一样,但表达的情感却是亘古不变的。这种活动对个人、家庭是很有意义的。”杨肖坤认为。


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人类间接交流的方式更多了,但一通电话、一则短信都比不上一封家书珍贵。尽管传统家书更能经住岁月考验,但“微家书”用新潮的方式回归了传统,也传递了正能量。


□文/图江门日报见习记者/黎禹君

通讯员/方春红


(责任编辑:钟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