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广会让爱国爱乡情怀延续

▲祖籍新会的印尼华人容启耀坐着轮椅参加世广会。

台山海口埠建于清朝咸丰三年,大同河与端芬河在此汇合出海,是台山人眼中出海的第一港口。一百多年前,一批批先侨从这里走上了出洋谋生之路。在第三届世广会在江门举行之际,大批江门籍先侨后人返回家乡,叙乡情,谋发展。其中,不少年轻一代华侨华人已经或准备重回家乡创业、发展。

是什么力量延续了一百多年,让先侨后人始终不忘记家乡?

大会开幕式上的细节仍历历在目。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时,一位坐轮椅的老者使劲站起来,没让人搀扶,直至国歌唱毕。还有一位老者,双手紧握拐杖,当国歌响起,他单手紧握拐杖,左手放下来,站直了身子。

从轮椅上站起来的老人名叫容启耀,印尼华人,祖籍新会。他虽然行动不便,还是要坚持回来看看家乡的变化。“两年前来过一次,每次回家乡都不一样,这次变化更大。”容启耀的普通话语速缓慢、口齿清晰。这他一家六口返乡,有子辈、孙辈,均穿着印尼传统服装。

部分嘉宾如容启耀一样,带着自己的下一代参会。在开幕式现场,记者看到了不少侨二代、侨三代的身影,乃至更年轻一代。

马来西亚江门同乡会有200人来参加盛会,其中50名是“年轻一代”。陈洽才陪伴父亲陈伟华而来,他们祖籍台山那洞村,计划参加完本次活动,就回乡祭祖。

对于陈洽才来说,本次回乡有着特别的意义:“这将是我第一次回乡祭祖”。“希望以后他能多回家乡,传承江门人爱国爱乡的情怀。”陈伟华说。

“在父辈身上看到了坚韧、创业的艰辛,更看到了他们对家乡那份真挚的感情。”陈洽才说,“家乡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容启耀也希望,常带下一代年轻人回乡看看,让下一代永远记住根在哪里。他介绍,自己的下一代都会讲普通话,印尼有华语学校,可以在学校接受华语教育。

乡愁,是侨胞与祖国联系的一条线。年轻一代华侨华人耳濡目染,深受影响,在看到了祖国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使他们更多了解祖国。

新获第九批江门市荣誉市民的方逸龙是香港逸高(亚洲)有限公司董事,他继承了其父亲方君学乐善好施的品德。他介绍,现在国外发展速度降下来了,而中国处于快速发展期,其公司在内地有不少投资。此外,他还积极介绍加拿大等国外好朋友来内地投资。现在他的女儿3岁,“希望她将来回内地发展。”

此次大会上荣获“十大杰出青年”的陈明智,祖籍台山。他有双重身份,既是一家公司的CEO,还担任澳大利亚广府人副理事长,他捐助50万澳币参与组建澳大利亚珠海联谊总会。“我在中国有事业,今后公司会在中国、澳大利亚两地发展。祖国的市场广阔、人力资源丰富,加上外国其他优势,两个优势结合在一起可以共赢。”

“恳亲大会这个平台,世界广府人相聚在一起,各有各的资源,通过这个平台,大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资源更好地集中、利用起来,大家同心合力,就可以把事情办好。”陈明智说。“希望盛会永不落幕,年轻一代接班老一代,让乡情越来越浓。”陈伟华也发出由衷感叹。(文/图江门日报记者/赵可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