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扎实推进“三二一”工程 拿最好的地办优质教育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摘自十九大报告

△近几年,我市教育发展成果有目共睹。图为实验小学学生在读书

大手笔投入建学校,“三二一”工程晋身“书记工程”;公办中小学100%标准化建设教育信息化基本覆盖;课程改革稳步推进,义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贫困生免费就读,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入学率大幅提高;教师交流常态化,城乡学校布局日趋合理;各阶段、多种形态教育协同发展,顺利获评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

近年来,我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围绕“优质均衡、内涵特色”的发展目标,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推进“强师工程”“信息化工程”“质量工程”“国学读书工程”“诚信工程”五项工程。坚持教育发展优先规划、学校用地优先保障、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师待遇优先落实“六个优先”。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涉及千家万户。在我市近日召开的传达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上,十九大代表、市委书记林应武指出,要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三二一”工程,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确保17所学校在2018年全部建成招生。

【拿最好的地办教育】

将新增近2.5万个学位

教育事关民生发展大计。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加深,城市学校学位尤其是优质学校学位越来越“紧俏”,提供优质学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此,我市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补足区域性教育学位不足的短板,努力办市民满意的教育。特别提出,要加强学校规划建设,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建设“三二一”工程,全市启动建设17所公办学校,并在全省首次将这一行动纳入“书记工程”。

“三二一”工程是江门教育加快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是我市教育部门当前的首要工作。在随后一段时间,三区四市将其作为首要民生工程,在用地、经费保障等方面大开绿灯,有的地方将最好的地块拿出来建学校,如新会东区学校、新会枢纽新城小学、开平市梁金山小学、恩平市冯如小学……这些学校都选址在城区中心地段,交通方便。有业内人士评价:“这次政府部门真是拿出了最好的地段来建学校、办教育!”

为确保“三二一”工程进展顺利,市教育局成立了“三二一”工程统筹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学校建设资金、用地、报建审批等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了督办机制,实行“周报进度、月报总结”的信息报送制度,把实事做实,好事办好。

目前,“三二一”工程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进展喜人。有的学校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如江海区天鹅湾小学、蓬江区农林双朗小学二期,台山市新宁小学、开平市梁金山小学、鹤山市沙坪七小等;有的学校已经完成了前期各项手续,进入开工建设阶段,如恩平市冯如小学、江海区朗晴小学、景贤小学,以及备受关注的蓬江区紫茶中学和紫茶小学续建工程。按照计划,17所学校将于2018年全部建成,为侨乡子弟提供学位24900个,向市委书记林应武提出的“要努力通过三五年的奋斗,让侨乡教育发展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使侨乡的孩子在本地就能好上学、上好学”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组建教学联盟】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响应人民群众对享有公平、均衡教育和“上好学”、“读好书”的要求和期待。

除大手笔建学校外,我市还十分注重内涵发展和教育质量,积极深化中小学特色创建,推动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根本,力促教育内涵发展。依托江门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区域人才优势,逐步形成“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格局,全市形成生态环境、传统体育、经典文化、学科教育、乡土教育、艺术教育、德育教育和科学教育等八大类特色教育学校。先后涌现出一批在市内外有影响力的特色项目和品牌学校,认定了新会梁启超纪念中学等265所江门市特色学校。

在教育质量方面,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积极探索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学校管理、教学评价和教学研究制度,积极推进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促进教育思想、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的转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同时,积极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引导品牌学校集团化发展,组建教学联盟,探索义务教育学区管理模式,增加优质学位。目前,仅蓬江区就有江华教育联盟。江门九中、潮连中心学校办学联合体,西区教育联合体等教学联盟。同时,开启“互联网+教育”新模式促进教育提质和教育均衡。目前,全市100%学校实现宽带接入互联网,基本实现“校校通”、“班班通”和“人人通”。景贤学校在广东省首创“异地远程三段式同步课堂”支教模式,与江门市多所农村薄弱学校结成帮扶联盟,通过教育资源共享、课堂远程协同、后台数据共享等方式,提升了薄弱学校的办学成绩,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提高综合实力】

各阶段教育齐头并进

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教育提质的同时,我市还着力解决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保障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建立健全各项扶困助学制度,保证各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失学,实现了从学前三年到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费教育;实施明厨亮灶工程,推进优质校车服务,保障山区和边远农村教师的待遇,确保贫困地区的孩子读好书。

同时致力推动民办教育规范特色优质发展。制定和完善民办教育发展规划,加大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落实用地优惠,引入名校资源或依托本地优质资源,高起点建设优质民办学校;依法保障并逐步提高民办学校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提高民办学校教师退休待遇;进一步满足家长和学生对教育多元化和优质学位的需求。

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一环,学前教育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市致力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使规范化幼儿园和优质幼儿园比例逐步提高。截至2016年,在552所幼儿园中通过验收的规范化幼儿园有478所,占比86.6%;市级以上优质幼儿园225所,占比40.8%。同时,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增加。全市公办幼儿园151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14所,二者占比84.2%;全市94.52%镇(街)建有一所以上规范化公办中心幼儿园。

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开展。助推广东省江门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广东省江门市中医药职业学院建设,使职业教育结构不断优化;积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创建,探索现代学徒制模式,加快“五位一体”现代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心)建设。特殊教育、社区教育等不断向前推进。全市逐步建立起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普通类与职业类、高等与中等教育并举,多层次、多形式的终身教育体系。

部门声音

市教育局:质量“好”起来机制“活”起来

贯彻十九大精神,我们主要围绕六方面:学习活动要“兴”起来,思想认识要“新”起来,办学机制要“活”起来,优质学位要“补”起来,教育质量要“好”起来,党的建设要“严”起来。

今后,将不断完善和提升我市教育办学综合实力,全力支持五邑大学创建高水平工科大学,加快推进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大力创建广东省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积极打造全面教育和终身教育共享平台,打造“学院之城”,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大力推动民办教育规范特色优质发展,加大优质资源培育引进力度,鼓励发展优质民办教育,吸引民间资本办学,今年中心城区将力争引进1—2所优质名校。

面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新形势,以大力推进实施“三二一”工程为抓手,抓早抓好幼儿园建设规划,将制定和实施《江门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三年行动计划》,出台《江门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完善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管理。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和规划,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内涵发展,深化教育改革与创新,大力抓好教育质量工程,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监测评估机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夯实普通高中发展基础,提高办学质量。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扎实推进“强师工程”,完善“名师”培养体系和教师队伍交流轮岗机制,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建设江门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构建全市教育数据服务中心,切实加强偏远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教育发展整体水平,让每所学校、每个孩子都能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侨乡教育公平。

群众声音

江门市范罗冈小学校长赵带显:教育发展前景可期

作为教育工作者,这几年,赵带显深刻体会到了教育发展带来的变化,“坚持教育优先,不只是说说,教育经费投入一直在增长,教师工资逐年提高,学校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政府确实是在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照这样下去,教育发展会越来越好。”

赵带显特意为“三二一”工程点赞,他认为,“三二一”工程通过增建学校,增加优质学位,满足城市化不断推进、外来工的子弟入读公办学校需求。目前,江门市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比例达到75%,“这应该是珠三地区比例最高,门槛最低的。”

此外,传统名校建分校,名师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以及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赵带显也认为很不错,“本学期中国电信启动1000兆光纤进校园,范罗冈小学滨江校区是第一所,1000兆光纤支撑互联网+教育的教育云建设,促进了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教育课程、教育方法整体提升。”

培英高中教师钟文华:教育装备更新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一线任教的教师,钟文华认为教育的发展让她感受明显的有三点:一是随着大量经费投入,教育装备的更新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更直接的感受,提高了教学效率;二是高考报名制度的改革使更多外来工子女能在广东参加高考,体现了教育的公平;三是对教师的继续教育高度重视,各种教研活动和教育培训使老师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教育的发展,不但让老师和学生受益,也惠及了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人,真心祝愿江门的教育越办越好。”钟文华说。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娄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