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措并举推进双创工作 双创不断激发江门经济活力

“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10月18日,沉甸甸的十九大报告给如火如荼的双创事业再添一把火。三年前的夏天,双创战略正式提出,创业者借力东风走向前台。

崔立峰是留学归国人员在江门创新创业的代表之一。去年初,他来到江门创业,主要从事锂电池研究开发。谈及在江门一年多来的创业经历,他深有感触:“江门越来越适合创业,吸引人才的政策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晰。”

“政府除了出钱,还搭建了平台。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平台很重要,通过平台,我们结识了一些知名的风投公司。”江门盈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营运总裁施坚宁也颇有感触。

崔立峰、施坚宁的故事,仅是江门多措并举推行双创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我市通过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探索对小微企业更完善、更全面的扶持措施,不仅在全国率先制定科技型小微企业认定标准、小微双创指数评价体系,还率先建立“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小微企业”两个名录库,逐级形成科技企业培育发展体系,有效驱动科技创新发展。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大大激发了江门的市场活力。

2017江门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周活动今日开幕,这场已经连续举办三届的盛会今年将以全新的姿态助力我市小微企业快速发展。“一个启动仪式、一个对接会、一个论坛、一个活动、一个大赛”,即江门市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周活动启动仪式、江门市高校科技成果展暨校企对接洽谈会、2017年“中国桥梁梦”院士暨博士后高峰论坛、2017江门设计周活动(首届江门“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江门工业设计作品展)、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江门赛区)暨2017年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将联手为我市小微企业注入新的力量。

△图为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江门赛区)暨2017年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现场。

文/图陈敏锐 江科宣

规划引领

打造全国小微双创基地城市样本

江门有一个突出特点,小微企业云集,这里是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在国家自创区建设进程中,如何更好发挥小微企业的创新能量,是江门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江门是以第一名入选的,竞得分3年划拨的6亿元国家支持资金。”说起江门成为全国15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之一的过程,市科技局局长冯一宁带着欣喜。

2015年5月31日,江门在全国各城市间经过层层选拔,连克劲敌,以第一名的成绩竞标成为首批全国15个小微双创基地示范城市之一。

在跻身为首批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之后,我市迅速制定出台“雏鹰计划”(《江门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方案》)及“1+15”小微双创扶持政策,明确创新性、公平性和竞争性三大原则,着力实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载体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环境优化三大工程。

同时,以“雏鹰计划”为纲,大力推动“1+15”扶持政策落地惠企,在减轻负担、促进集聚、商事登记、科技创新、投融资改革等方面为小微企业提供红利;通过公开竞争性遴选方式,对重点项目进行公开、公平的客观性评价,集中财政和政策资源,对符合条件的基地进行择优扶持。

在创建国家级双创平台方面,我市积极争取国家工信部、人社部、教育部、国侨办等上级部门和中国青年报社、美亚创新促进会等机构的支持,充分发挥中国侨都资源优势,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网络平台等社会力量,创建了一批国家级双创基地、平台,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

如我市建立了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国家博士后创业创新试点、南方教育装备创新产业城、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中国青创汇”创业创新服务平台、“江门海创空间”等一批“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双创平台,成为涵盖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教育培训、海外联络等领域,既立足江门,又跳出江门,服务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重要载体。

此外,2015年底获批为我省唯一的小微双创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后,我市全面实施12项重点改革事项,明确了深化小微企业经济体制、健全小微企业投融资体系、完善小微企业激励和引导机制以及推动小微双创区域合作四大改革方向和领域。

同时,我市已于2015年9月1日上网运行的小微企业名录库,解决了小微企业目标不清晰、政策扶持对象不明确的问题。我市率先在全国制定科技型小微企业认定标准和小微双创指数评价体系,更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充分肯定。

赛事推动

打造创新创业综合平台

日前,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江门赛区)暨2017年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成功举办,27家入围总决赛的江门企业获得了700多万元的大赛奖金。广东贝尤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成长组特等奖,获得100万元奖金;广东新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则获得初创组一等奖,获得40万元奖金!

如今,以创新驱动为动能,为江门这座老工业城市注入新动力,带来新活力!

为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我市创新创业者有一个展示自我以及推动自我发展的平台,自2013年以来,我市连续5年举办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

今年我市共188个项目成功报名大赛,报名数位列广东赛区(不含深圳)第四。在省赛中,我市有18个项目获得扶持资金,其中净雨公司还夺得省赛新材料行业初创组一等奖,这是我市项目首次在省赛获得一等奖的荣誉;在国赛方面,我市有4家企业入围国赛决赛,翰盈激光更是入围新材料行业30强,获全国优秀奖。

从2013年的初步尝试,到2014年的赛制改革,纳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体系成为广东江门赛区,再到今年参赛规模位居广东赛区(不含深圳)第四,我市创新创业大赛不断完善,成为了江门双创第一赛和珠西地区规模最大的双创赛事,而我市组委会也连续4年获得省赛组委会和省科技厅颁发的“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承办单位”奖。

经过多年的发展,创新创业大赛已然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引导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创新创业,进一步促进我市小微双创工作的发展,更成为了我市打造珠西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不可获取的“源动力”。

以大赛作为创新驱动工作的重要抓手,我市力促科技、金融与产业相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创新创业氛围,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助力加快江门产业转型升级和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城市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要进展。

大赛打造了一个集聚科技资源的平台:大赛与科技金融工作相互结合,组织创客与投客交流会、投融资交流会等活动,吸引近百名创客和金融机构与入围企业现场对接,引导风投机构提供总额超过3亿元的风险投资资金;大赛更是为社会资本筛选出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项目和企业,同时也拓宽了我市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

载体建设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作为全国第一批小微企业双创基地示范城市之一,近年来,江门在先进装备制造、大健康、轨道交通、重卡和商用车、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教育装备等领域奋起直追,积极引进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集聚创新团队、优化创新环境、构建创新体系,不断以新作为交出新答卷。

尤其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我市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全面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大力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做大做强,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和质量都取得重大突破,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国家、省、市级创新平台梯次发展的良好局面。比如,无限极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共建无限极剑桥研究中心,四方威凯与巴斯夫共建涂料实验室,维达与瑞典爱生雅合作共建企业研发中心;江门国家高新区与华夏幸福签约,力图打造珠西“新南山”。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21家,孵化器面积达3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733家,当年毕业企业50家。2017年新增2家国家级培育单位,累计有国家级孵化器2家,国家级培育单位3家。建成众创空间24家,面积4.54万平方米,已服务团队、企业400多家。2017新增3家省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我市省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累计已有5家、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3家。

为了让数量多、体量小、生存能力弱的小微企业走向“高、精、优”,江门还开拓了一批服务小微企业成长、升级的创新平台,破解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和难题。由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恒股份”)创办的科明诺开放式创新创业平台正是我市通过资源整合与利用,推动合作共赢的缩影。

该创新创业平台创建于2012年,由江门高新区上市公司科恒股份的全资子公司广东科明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平台秉承开放式的创新思维,突破地域、时区的界限,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志于在化学及化学相关领域创新创业的个人、团队及小微企业,为他们搭建一个化学创意、创新的交流合作平台、研究开发平台和创业圆梦平台。经过3年的努力,平台结合“互联网+”,通过线上推广和线下互动的形式,在新材料、新能源、环保、医药中间体等四大领域成功推动了20多个项目的发展。

平台内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新型锂电正极项目。这一项目在2013年进入平台,由一名博士带着一名工程师开展研发工作做起,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成为科恒的主营业务,业内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前十名。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整合中国零散碎片化的创新资源,做到创意汇聚、赋能创新和低成本多元化创业。”科恒股份创新中心副主任陈一川表示,随着项目不断增加,以及运作营收带来利润,公司未来会通过建设工业园的形式,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

△龙睿双创基地为入驻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办公环境。

政策配套

打出创新驱动“组合拳”

“90后”大学生林炳塔在机缘巧合下来到江门做设计项目,一直怀揣创业梦想的他,在项目完成后留在人生地不熟的江门,成立了自己的公司;2011年,已达天命之年的双料博士彭渤毅然辞去企业高管的职位,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江门,开启了创业创新之路。

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创业环境、政务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企业来到江门。据了解,围绕创新驱动战略,我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政府服务、招商引资、智力引进等诸多方面,打出系列创新驱动“组合拳”。

去年出台“民营经济12条”“人才强市14条”等多条强有力的优惠政策后,我市今年从吸引新投资、鼓励再投资、优化结构、强化支撑四大方面归纳了12条扶持措施,出台“招商引资激励政策12条”,着力提升江门实体经济的存量、增量和质量!

为鼓励留学归国人员在江门创新创业,加强对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扶持力度,作为人才强市“十四条”的配套政策,《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资助暂行办法》于去年出台实施。

唐佳是市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主任,是市妇幼保健院引进的一名高层次人才。他是中山医科大学博士,曾在美国贝勒医学院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去年,在深圳工作半年的唐佳来到江门。唐佳说:“来江门,除了宜居,更宜业。江门为我提供了一个可施展才华的平台,所学的知识能够用上。”据介绍,为吸引高层次人才,市妇幼保健院不惜巨资购买设备,建立一间新的实验室。

今年2月23日,江门航天数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磊领取了全国首张“十五证合一”的企业新版营业执照。“过去别的城市办证要准备60份材料,至少要等15到30天才能拿到营业执照,但在江门只需要准备20多份材料、跑一次窗口就能办好,2到3天就拿到证了。”

行政审批委托制改革是江门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新举措!江门是全国率先实施企业“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先行城市。从“三证合一”,到“五证合一”,到“九证合一”,到“十五证合一”,再到如今的“多证合一”,我市“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

此外,我市多项改革也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开通全国首个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全市一张网”;率先出台涉企行政事业性、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和“1+3”权力清单;启用全市通用的“双随机”抽查系统;率先建成全国首个跨境电商“单一窗口”……配套政策的不断完善,为我市进一步推动双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