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建设让两院成为一家人

江门日报讯(文/记者林润开)崖门镇崖西大道56号,崖门医院崭新的综合住院楼矗立于此。这是新会快马加鞭进行“医联体”建设的见证,也是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乡镇基层延伸的一个落脚点。昨日,记者从崖门镇获悉,该综合大楼已完工,正进行内部装修,计划于今年5月投入使用。

比新综合大楼进展更快的,是新会区中医院与崖门医院医疗资源融合的进度。去年初,新会区中医院在崖门医院挂牌成立分院,与崖门医院组成“医联体”,目前两院已进行深度融合,成为“一家人”,基本实现了崖门镇当地群众“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愿望。

优质资源下沉

乡镇群众“家门口”看专家门诊

驱车从崖门医院到新会区中医院,需要约45分钟。过去,崖门当地居民因危急重症需到会城就诊时,这段距离显得漫长而难以“逾越”。但自去年以来,崖门当地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变化,“医联体”建设是这种变化的关键所在。

“医联体”建设,被视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的重要举措。从去年开始,江门市便将“医联体”建设作为“书记工程”,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江门市卫计局也研究制订了《江门市开展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其中,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和恩平市的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区级医疗单位各选定一些镇(街)基层医疗机构按照二级医院标准建设分院,作为江门“医联体”的试点。崖门医院就是其中一个试点,与其结对子的是新会区中医院。

2017年初,新会区中医院崖门分院在崖门医院挂牌成立。随后,新会区中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开始向崖门镇下沉。记者从新会区中医院获悉,去年以来,该院逐步与崖门医院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不仅与崖门医院建立起双向转诊制度,而且每周一至周五均派出优秀医师到崖门医院坐诊。

新会区中医院医务科主任邱国海告诉记者:“目前,崖门医院心脑血管科、骨伤科、康复科、急症科、内分泌科等科室每周都有我们医院派出的专家坐诊,此外,对崖门分院提出的疑难、危重病例会诊和协助手术、麻醉等会诊邀请,新会区中医院会在情况许可下尽快派出相关人员进行诊疗,同时我们也会按‘优先、优惠、资源共享’的原则为崖门分院提供所需要的临床检验服务。”

这一系列的措施,让崖门当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看专家门诊的愿望。去年4月,94岁的月姨因心前区疼痛到崖门医院就诊,最终确诊患有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病情比较严重,需要转至上级医院治疗。“老人家年纪大,我们担心转院途中发生意外,因此犹豫不决,恰好这个时候,新会区中医院心血管专家关海林医生到崖门医院出诊,得知我妈情况后,提出在崖门医院对我妈进行溶栓治疗,最终帮助我妈转危为安。”月姨的家人说,这一切都得益于“医联体”建设。

综合实力提升

基层医院获得更多信任

“医联体”建设为崖门带来的并非只有专家门诊,与优质医疗资源一同下沉到崖门镇的,还有新会区中医院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人才培训模式等。崖门医院院长周文锋认为,“医联体”建设帮助崖门镇实现了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

崖西大道56号上新的综合住院楼是崖门医疗水平提升最显而易见的标志。记者了解到,该住院楼由崖门镇政府投资建设,去年上半年动工建设,目前该住院楼完成了主体大楼的建设,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今年5月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该住院楼参照二级医院标准建设,建成后崖门全镇的病床数将由目前的70张增加至110张,并将配备螺旋CT、DR机、超激光治疗仪等现代化医疗检测设备。

硬件设备提升的同时,崖门医院在新会区中医院帮助下,逐步对医院管理、医务人员培训等进行完善。记者从新会区中医院获悉,目前两院逐步加强行政、业务、财务、人员、药械等方面的融合,理顺和完善了双向转诊、对口帮扶、人员双向流动等方面的配套措施。

目前,新会区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院感、护理等职能科室正参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对照崖门医院一级标准,找出差距,协助崖门医院制定整改措施,并在每季度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到崖门分院进行督导检查,督促崖门医院提高管理质量。

人才培训方面,邱国海表示,新会区中医院已协助崖门分院实施人才培训计划,促进其医疗技术提高,免费接收崖门分院人员到区中医院跟师或进修,“我们医院安排的各类学术专题讲座,也免费向崖门医院开放,同时,我们还与崖门医院开展科研课题合作,组织专家为崖门分院需要重点发展的科室申报提供协助和指导,推广适宜技术”。

周文锋说,在“医联体”建设的推动下,目前崖门医院和新会区中医院两院已经基本融合在一起,两院的医生也实现了多点执业,“基层医务人员水平在不断提高,加上新会区中医院医疗资源的下沉,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开始信任基层医院的医疗技术,愿意留在崖门医院就医,这就是‘医联体’建设的成效”。

(责任编辑:徐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