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的黄玉秀: 岗位能退,警察本色不会褪

江门日报记者/李千帆 通讯员/赵国富

年均受理各类户政审批申请2000多份,日均接待群众咨询电话50多个,为各单位及公安系统提供信息查询服务,这是蓬江公安户政大队女民警黄玉秀的日常工作缩影,今年3月30日则是她退休前在岗的最后一天。自1986年从警以来,黄玉秀一直从事户政管理,微笑常在、热情常在,作为一面巾帼旗帜在小小的户政窗口飘扬了整整32年,见证了公安队伍服务群众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即将离开公安队伍,黄玉秀满心都是不舍与留恋,她早已习惯时时研究如何提高效率、习惯事事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对黄玉秀来说,岗位能退,但她多年铸就的警察本色不会褪。

△3月30日是黄玉秀退休前在岗的最后一天。李千帆 摄

对工作手快眼明、对群众心诚情真

30日清早,55岁的黄玉秀最后一次在镜子前整理警服,准时来到岗位上。虽然待审核的资料已经交接妥当,但态度严谨的她仍然要求自己“站好最后一班岗”,守着电话耐心向来电群众解释居住证、户口迁移等业务的申办手续。

“我身高1米72,以前读书时便是班上最高的女生。我跟其他女同学不一样,一心想着当兵或者当警察。”黄玉秀告诉记者,1986年,当时23岁的她考上了人民警察加入江门公安,于2003年前曾在仓后派出所、沙仔尾派出所从事辖区户政管理工作,2003年起被调入蓬江公安户政大队,一干便是15年。

公安户政管理工作,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关系紧密,常需处理大量繁琐复杂的资料,专业性、政策性强,同时也是与群众直接打交道的窗口单位,彷佛一面镜子,一言一行都会映照出整个公安队伍的形象。对此,黄玉秀深有体会,要求自己对待工作必须“手快眼明”,接待群众时则应“心诚情真”。1996年,辖区一名老阿姨前来咨询,提出当年户口迁移证上笔画潦草,导致姓名写错了,希望能更正,黄玉秀不厌其烦翻查近20年的海量纸质资料,最终为老阿姨核实并纠正姓名。2006年,男子杨某的家人拿着一张迁移证前来窗口,提出要为杨某代办入户手续,可面对询问其却支支吾吾。对此,黄玉秀没有掉以轻心,根据追逃方法比对出杨某竟然是一名潜逃许久的网上追逃犯罪嫌疑人。后来,黄玉秀提出本人先来办二代身份证才能入户,最终在同事的协助下把杨某成功抓获。

见证公安户政管理服务30多年变迁

从警以来,黄玉秀多次荣获“五好民警”“优秀公务员”等称号,还于2015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之所以能得到上级认可、群众爱戴,是因为她特别注意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式,也参与、见证了江门公安32年来的户政管理服务改革。

“以前作为户政民警,每到年底进行人口统计便是最忙的时候,只能靠一支笔、一张纸。一户几男几女、迁入迁出多少人,都需要上门询问后慢慢用算盘计算、核对。”黄玉秀回忆,尤其是1994年江门公安逐步实现电脑化办公以前,各种户籍资料都是纸质的,无论是民警审核还是群众办事,都比较麻烦。例如,在以前,一名群众想把户口从农林派出所迁到仓后派出所,群众只能先带齐房产证或房屋证明、户口簿、身份证等资料先前往农林派出所进行销户,又前往仓后派出所申办入户手续;而如今,尤其是蓬江公安将原有的户政服务下放到各镇(街)的“一门式”公共服务中心,群众只需要到“一门式”一趟,便能当场办结户口迁移业务。“现在资料都电子化了,调取、审核很方便。更不要说已经投入使用好几年的‘邑微警’微信服务平台了,既让群众少跑腿,也让窗口民警省心。”黄玉秀说。

为了庆祝黄玉秀光荣退休,户政大队同事们给黄玉秀送上了花束。当问及她接下来有何计划,她说:“在岗时得勤勤恳恳,退休后警察本色也不会褪,认认真真把日子过好。”

(责任编辑: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