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好人”张国海: 助残疾人重树信心回归社会

江门日报讯(文/图 记者 叶隽毅)今年47岁的张国海是恩平市肢残协会主席、恩城街道小岛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他不分节假日、白天黑夜,及时出现在工作一线,走遍了社区180多名残疾人的家,将优惠政策及时落实到位。无论是残疾人就业,还是残疾人组织建设、就业培训、评残发证,样样都有声有色。2016年7月,他被评为江门市首届“志愿助残之星”。今年,张国海被江门市文明办评为第一季度“江门好人”。

△张国海将实地走访调研残疾人的情况写成总结报告。

全新挑战

走遍社区残疾人家庭

张国海曾是一名出色的电工,1995年,他在一次工作中意外摔伤,导致肱骨损伤,虽经及时救治,但仍留下隐患,于2005年再度复发后造成腿脚行动不便,经评定为四级肢残。“残疾人由于身体和心理双重原因,融入社会并不容易,找起工作来会受到方方面面限制。”张国海说。

2010年10月,张国海被聘为恩平市恩城街道小岛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2012年当选恩平市肢残协会主席。张国海很珍惜这两个岗位,下决心努力为残疾人服务。但是,当他正式走进社区,却觉得虽有满腹热情,却不知从何做起,“没有接触过残疾人帮扶工作,对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都不了解,这对于我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张国海告诉记者。为了做好残疾人帮扶工作,张国海买了不少相关书籍阅读研究。另一方面,为了把残疾人的资料信息收集齐全,张国海以小岛社区为核心,利用白天和周末时间对社区内180多名残疾人进行逐家逐户家访,了解他们的情况和需要。

有一次,张国海到小岛社区探访今年52岁的残疾人阿远(化名),阿远想申请残疾人轮椅车燃油补贴,张国海便向他解释申领燃油补贴的政策。当阿远听说需要提供购车发票、证件复印、相片和核实车辆时,马上火冒三丈,指责张国海不懂残疾人的苦,甚至有驱赶的意思。面对这一尴尬场面,张国海没有转身就走,而是耐心地和阿远及其家人沟通,向他们详细解说了相关政策,并表示尽最大努力给他们提供帮助。

认真履职

帮助残疾人重新上岗

“如果不是得到了张国海的帮助,我可能没有勇气重新振作起来。”肢体残疾人阿莲(化名)告诉记者,她住在小岛社区厂前村,2015年丈夫因病去世,一家的生活变得困难。张国海获悉情况后当即将其列为帮扶对象,将她的情况向小岛社区反映,帮助她申请办理了低保,逢年过节还联系社区干部到阿莲家中进行慰问。由于阿莲出行不便,张国海帮助她向恩平市残联申请了一辆轮椅并送到她家。阿莲经常腰痛、脚痛,张国海多次带她到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作为恩平市肢残协会主席,张国海认真履职,尽心尽力为残疾人服务。“2012年,恩平市登记在册的残疾人为5000多人,经过我们的广泛宣传和筛查,目前恩平市登记在册的残疾人数量为16000余人。”他对记者说。

“我们会定期组织各镇(街)的残疾人代表召开座谈会,为他们宣讲残疾人帮扶的相关最新政策,并让他们把政策逐层宣传下去,让每位残疾人都能有所了解。我们也会积极与残疾人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就业意向,积极引导他们上岗就业。”张国海说。

“如果有就业意向的残疾人,我们会积极推荐他们到恩平市残疾人扶贫就业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张国海向记者介绍,恩平市残疾人扶贫就业培训基地由恩平市残联与恩平市声源电子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建设而成,可同时开展30人庇护劳动、60人岗前培训、100人公开就业,是集庇护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开就业于一体的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为目标,为残疾人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有不少镇(街)的残疾人希望在家附近就能上岗就业,所以我们也开展了相关农业和养殖业培训。”张国海说。今年28岁的阿宏(化名)是恩平恩城人,被评定为三级肢残,张国海多次与阿宏沟通,得知阿宏希望日后能从事养殖业,张国海推荐阿宏参加养殖培训班。经过几个月的培训,阿宏学会了养殖,如今在恩城街道塘劳村委会一家养殖基地工作。

“能为恩平的残疾人群体做点事情,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虽然我们并不是帮上什么大忙,但是也希望残疾人群体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我们的帮助,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强自信心,最终有机会融入社会。”对于自己付出的艰辛劳动,张国海表现得非常谦虚。

(责任编辑:张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