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精神 结合实际 落实抓细大湾区规划纲要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毅接受媒体采访

刘毅接受多家媒体集体采访。 谭少宁 摄

3月7日晚,全国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毅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经济时报、小康杂志、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时代财经、南方都市报、广东台TVS—1及江门日报、江门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集体采访,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才强市战略实施等接受记者采访。

以优异的成绩

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有记者问到,江门市提出了建设“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示范城市的目标,年初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到江门调研时,也要求江门以新担当新作为打造成为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请问江门市如何落实中央和广东省委的部署要求,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刘毅表示,李希书记对江门的要求和目标非常符合江门实际,江门处在珠三角核心区,也处在沿海经济带上,这个定位非常恰当。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广东省委“1+1+9”工作部署和李希书记在江门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江门市委研究提出了“1+1+5”工作举措。其中,第一个“1”是指坚定不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第二个“1”是指以新担当新作为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5”是江门结合自己的实际,围绕贯彻落实省“9”方面工作部署提出的五方面重点工作。下来,我市将抓好以下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是举全市之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二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江门是传统老工业城市,要建设完整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传统工业提质增效。三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是着力构建“三区并进”协调发展新格局。江门区域广阔,各区域有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要突破行政区划局限,以功能区为引领,让每个功能区各尽所能、各展所长。五是扎实推进共建共治共享。

把规划纲要各项部署要求落实办好

有记者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在2月18日公布,请问江门接下来将如何贯彻落实规划纲要?

刘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实施后,江门按照中央、省的部署安排,已全面开展各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吃透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江门实际、特色,把规划纲要各项部署要求落实办好。在政策融通上,我市将以港澳关切为出发点,针对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便利流动推动一批事项办理和机制创新,先人一步做出江门特色。在科技、教育、青创、金融、贸易、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主动开展研究和对接,特别是发挥侨乡优势,对接港澳资源。在基础设施联通上,抓住港珠澳大桥通车、深中通道和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等加快规划建设的机遇,提前做好对接,加快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包括加快推进规划纲要中提到的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建设、沈海高速扩建,以及推进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珠江肇高铁、中开高速、银洲湖高速等规划建设。配合省做好黄茅海通道初步设计、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等专项报告编制工作,确保项目2020年开工建设。在谋划推进重点合作平台建设上,加快推进澳门与江门跨境合作实验区、江珠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大湾区绿色农业合作发展平台等建设,加强与大湾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衔接。

江门人才工作有自身优势

围绕人才工作,刘毅阐述了江门人才工作的优势,以及江门为服务好大湾区的需求,在各种人才引育上的思路和举措。刘毅指出,为服务好大湾区,江门市实施一系列人才强市的举措。其中,人才岛建设是一个创举。人才首先要融入一个地方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一般的居住、受教育条件,还需要一个比较集中的区域。江门正谋划将西江上的潮连岛打造成全国唯一的人才岛。去年,人才岛建设已投入了25亿元,先把基础设施建设铺开。未来几年将投入两三百亿元,使人才岛成为高层次人才喜欢来的地方。

刘毅认为,在珠三角各城市中,在硬件的建设和产业的发展方面,会有先后,彼此错位发展。江门作为老工业城市,原有工业基础好,拥有一批专用人才,江门人才工作并没有输在起步线上,江门有其自身的优势。过去几年,江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养适用性人才,高技能人才连续8年每年增加万人以上,总数超过13万人,位居珠三角前列。人才能够适应产业发展需要,职业教育能够满足企业需要,成为这个地方汇聚人才的吸引力。接下来,江门要做的就是强化培养人才机构的引导、完善应用型人才培育机制。

刘毅指出,相对职业教育人才,江门高端科研人员比较短缺。现在江门通过两条腿走路来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引进高端人才。做好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院士工作站等平台的建设运行工作,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龙头企业等组建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发挥高层次人才“蓄水池”作用。另一方面参与建设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借助江门侨资源优势,进一步深化与港澳高校合作,让江门成为港澳高校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产业的首选之地。另外,对接服务好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承接和利用好大科学装置溢出效应,做好高层次人才挖掘与服务工作,发挥好项目高端人才聚集效应。

刘毅表示,五邑籍的港澳乡亲众多,与家乡联系密切,很多人选择在江门投资建厂,这些港澳资企业汇聚了大量人才。随着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港澳居民在内地的生活会更为便利,势必有很多五邑籍的港澳乡亲希望回江门就业、创业,其中,港澳地区拥有的金融、会计、建筑、规划设计、熟悉国际规则等方面的人才将成为重点引进对象。

(江门日报特派记者 赵可义 唐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