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有623家企业完成信用评级, 减轻企业利息负担8696万元

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江门在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上究竟又创造了哪些新亮点?近日,江门信用评级机构和金融机构等相关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在2016江门信用论坛上,对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江门模式展开研讨。活动现场,我市13家金融机构获得“2013年—2016年征信工作先进单位”荣誉,并授予牌匾表彰。此外,广东省信用协会、新会古典家具行业协会双方签署了“2016年诚信建设单位”倡议书,为我市的诚信建设营造优良的环境。

623家企业完成信用评级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老大难问题,江门通过创新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形成了江门模式,是广东省唯一的全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亦是全国15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之一。

“江门模式以‘第三方信用评级推动小微企业的发展’为特点。今年,江门创新制定了科技型小微企业认定指标、小微双创指数。”人民银行江门市中心支行张斌副行长介绍。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我市已有1083家中小微企业与评级机构签订协议,其中,623家企业完成信用评级,获得贷款221亿元,比评级前增加45.44亿元,减轻企业利息负担8696万元。

“目前,我市的信用评级正在迈向国际化。在日前召开的2016江澳金融合作工作会议上,江门市邓伟根市长和澳门金融局丁连星主席均表示下一阶段重点在信用评级方面加强金融合作,建立评级互认。”恒诚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江门分公司石明德总经理表示。

构建三大平台,出台三大机制

人民银行江门市中心支行征信管理科李永祯副科长介绍,江门与省内其他地方不一样,形成了“信息培育+融资推介+政策扶持”的江门模式,江门模式可被归纳为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信用评级为核心,以融资推介为目标,以政府扶持为保障,其中信用评级和融资推介是江门独有的特色。

为进一步推进试验区建设,江门构建了三大平台,出台了三大机制。三大平台包括: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对接平台、融资对接平台,其中融资对接平台亮点多多,是国内首个为小微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专属开发的信用评级体系,也是国内首个服务于澳资企业的合作平台。 

三大机制包括:建立“政府领导、人行推动、多方支持”的共建机制;引入专业机构,创新信用评级机制;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机制。

广东省信用协会张红丽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对江门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表示肯定。“江门通过第三方评级机构开展信用积极业务,让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银企融资合作进行信用评定,解决中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形成的江门模式获得政企各界的一致认可。2016江门信用论坛以“诚信助力,小微双创”为主题,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及地区信用建设,让我省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张红丽说。      

李玲玲 陈倩婷

(责任编辑:范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