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留下“半条被子” 今天再创好日子 ——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蹲点见闻

据新华社长沙5月17日电  “进屋坐,来吃枇杷。”

谷雨过后,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山上的枇杷熟了。许多村民在门前、路边摆上新鲜的果子,热情地招呼天南海北的客人。这个湘南小山村的人们,如今过上了让人羡慕的好日子。

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经沙洲村,时年30多岁的村妇徐解秀,把在家门口外露宿的3名女战士请进屋里,同住了几天。分别时,女红军看到徐解秀家床上的烂棉絮,就要把被子送给她,徐解秀执意不肯。一名女红军拿来剪刀,剪下半条,塞给她,跟她说:等革命胜利了,再来看她,送她一条新被子。

艰难中,这支队伍毅然为徐解秀家留下了半条被子,今天,正在进行的脱贫攻坚,又为沙洲村百姓创造美好新生活。

81岁的朱中雄每天坚守祖宅——“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义务讲解“半条被子”的故事。

尽管行走不便,他还是会时常抬出木梯,爬上阁楼,向游客展示母亲徐解秀当年藏被子的暗格。

“这么多游客来村里,我要把妈妈的故事讲好,让大家有收获。”朱中雄说。他总要重复的话,是母亲经常嘱咐他们的: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要听党话,跟党走。

湘煤周源山矿业公司副总经理汤光华说,希望通过在沙洲村进行的红色教育,提醒党员不忘初心。

沙洲村后山,枇杷、奈李、水晶梨等果树漫山遍野。正值枇杷成熟季节,贫困户朱利志召集村民直接在果园装箱,发往广东、浙江等地。虽然忙,朱利志却满脸笑容:“今年两亩枇杷,赚了6000多元。”

枇杷种植是全县的扶贫项目。2001年,汝城县鼓励发展枇杷种植,沙洲村引进6000多株。现在,枇杷已经成为全村收益最好的农业项目之一。

朱利志属因病致贫户,母亲和妻子都有病。现在除了种水果,他还开了商店,并在村里当护林员,去年全家收入6万多元。他说:“没有脱贫攻坚,就没有沙洲今天这么好的生活。”

朱中雄记得,母亲对3名红军女战士念念不忘,生前时常在村口张望。

“共产党人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留给老百姓的精神,需要我们始终践行;当年女红军作出的承诺,需要我们积极兑现。”汝城县委书记黄四平说。

过去,沙洲村民用的是山垄水,走的是黄泥路,住的是烂泥房。2017年,沙洲村着手建设红色旅游景区,铺设管网、修缮民居、新建道路……短短时间内,村子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也过上了好日子。

建档立卡贫困户朱海忠,原来住的平房只有30多平方米。“过年时儿女都不敢回家”。2018年2月,他搬进集中联建的三层小洋楼,现在已有富余房间开办民宿。

(责任编辑:吴惠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