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门镇崖南社区创新帮扶方式,助康园中心学员更好融入社会

江门日报讯(记者/林润开崖门镇崖南社区服务中心附近,有一块被称为“快乐田园”、“爱心田园”的田地,时常有社工带着一群年轻人在此劳作。他们种下萝卜、生菜、菜心等应季菜蔬,收获后再将这些蔬菜分发给社区的居民。

△社工时常带着残疾人朋友在“快乐田园”上劳作。

据悉,“快乐田园”是崖南社区康园中心的一个服务项目,是入驻崖门镇的社工帮助当地残疾人融入社会的一种方式。新会区彩虹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社工赵慧文告诉记者:“通过参与‘快乐田园’项目,崖南社区康园中心的学员慢慢融入社区生活,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开始正视,并从心里接纳残疾人。”

参与劳作

康园中心学员变得积极

崖南社区康园中心成立于2017年6月,是崖门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的社工专业服务项目之一,主要服务社区的成年精神病康复者、智力残疾人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服务内容包括日间照料、康复功能训练、职业技能培训和康乐文体活动等。

社工机构将康园中心的服务对象称为学员,除提供日间照料的服务外,社工还会引导学员们参与一些简易产品的加工,并为每位学员提供个性化服务和系统性训练课程。“快乐田园”就是社工因地制宜设计的一项个性化服务。

“崖南社区康园中心的学员,家里很多都是务农的,有好几位学员都会干农活。我们看到康园中心附近有一小块闲置的土地,便积极与社区对接,将其开发成‘快乐田园’,供学员们耕种。”赵慧文告诉记者,一开始只有四五名学员参与,大家在社工的带领下,翻土、播种、浇水、除草,很快就有了第一批成果,后来,越来越多学员感兴趣,纷纷申请加入,现在,整个中心的14名学员都参与到这个项目中。

赵慧文介绍,学员们在翻土浇水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田地里长出的果实,还慢慢从自我封闭的世界中走出来,“很多学员刚到康园中心时不喜欢说话,也不愿意跟别人交流,但后来,他们慢慢变得开朗,开始主动跟别人交流互动”。

分享成果

学员用行动改变居民印象

“快乐田园”会出产很多新鲜蔬菜,如萝卜、生菜、菜心等。学员们在社工的引导下,主动将这些新鲜蔬菜送给社区的居民,特别是一些孤寡老人、独居老人,有时候还会将蔬菜制成美味菜肴,如萝卜糕等,提供给社区的长者膳堂,让社区长者免费品尝。

赵慧文介绍,通过这种方式,学员们与社区居民有了更多接触,居民慢慢发现了学员们身上的闪光点,逐渐改变了对残疾人的“刻板印象”。

“我们举办社区活动时,也会邀请康园中心的学员做志愿者,很多社区居民不再把他们当‘傻子’,而是开始将他们当志愿者、朋友对待。”赵慧文说,社工没有能力帮助一名残疾人恢复正常,但他们希望能够尽己所能,改变人们对残疾人的“偏见”,打造“快乐田园”是他们在崖南社区探索出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

“社区里的老人,特别是经常到长者膳堂吃饭的老人是最先通过‘快乐田园’与学员们结缘的人,也是与学员们接触最多的人。他们现在经常邀请学员与他们同桌吃饭。”赵慧文说。

居民们改变了对康园中心学员的“刻板印象”,这也让学员们变得更加积极乐观。

赵慧文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崖门镇举办了以“乡村振兴唱响崖门”为主题的歌唱比赛,社工还鼓励部分学员参赛。

(责任编辑:徐蓓蓓 实习编辑: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