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风韵•细品良溪|​良溪村的防御工事

良溪村地处大雁山南面的湿地上,周围山丘环绕。

从前,由于这里远离县衙和官兵驻地,一批山贼流寇十人为伍、百人成伙,扮成官兵,利用山林为屏嶂,经常骚扰、掠夺山区村民的财物。

官兵屡次围捕也没能阻止山贼的掠夺,良溪村及邻近乡村屡遭掠劫,社会治安得不到稳定,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良溪俯瞰。资料图

各乡村为了自保家园,纷纷伐木、砍竹或广种荆棘为篱,利用河流、高山等天然屏嶂挖护村河、筑护村墙。村的每个进出口、巷道里口增设闸栅,成立村保乡团,或与邻近乡村结盟形成联防堡垒,互通信息,互助互保。

这些防御工事和乡村联盟,对防范山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取得了安居乐业的局面,为明、清、民国时期良溪村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护村河与护村墙

良溪村前有一条形状如玉带一样的河水,绕着村自东向西北缓缓流去。这条河不单给村民提供了生产、生活用水,还起到防御保护村民的作用。

明代洪武元年以前,良溪村地势低洼、河水纵横,到处长满蓢草。从玉岗、茶园、北坎村流入的河水,从雅瑶进入的河水,再加上村东边鹿石嘴汇入的山涧水,三道河水汇入,使原来低洼的良溪村更加容易水涝,常常一场大雨或台风就可以使这里变成一片泽国。

△良溪村不少民居傍水而建。刘淑君/摄

为了筑堤屯田,提高防涝能力,并打造防御工事,良溪村民在村前顺着河水,拓宽河道,挖了一条宽2米、深3米的护村河。河水的改造,也为良溪村增强了风水学说 “玉带缠腰”的理念。

在村的后山,有一条被荆棘和灌木丛掩映着的用黄土舂成的护村墙。护村墙形如一条蜿蜒起伏的龙,它几乎环抱着整个良溪村。东起五部堂、西止村北新村(韫石堂巷口的井边),起止都连接护村河。与护村河合成包围势,护卫着良溪村。

△良溪村护村墙。资料图

据村中老人介绍,明代时,良溪村依靠本村宗族内外力量,在村中广泛筹集资金,招募邻乡村民为民工。在修筑护村墙时,全村不分男女老幼一起动手。青壮男丁,挖土、拼夹墙板、舂墙;妇女则和泥、搬运石块;老人小孩和行动不便的则在空旷的晒谷场煮茶、送水,准备膳食。

村后整个山坡上下,挑土的、推独轮车的、舂墙的,吆喝着号子,唱着山歌,人声鼎沸。村民用山泥、盐和糯米饭等舂了出一条高2米、厚0.7米、长约1公里多的护村墙,还在护村墙边挖了一道深2米、宽2米的壕沟,有效防御了外来入侵。

△远眺良溪村。黎永红/摄

护村河和护村墙构筑后,“良溪天堑”有力保障了村民生产生活的稳定。据说,当时新会县衙还号召邑中各乡、村向良溪学习,修筑防御护村河、护村墙进行自卫。

护村墙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依然树立在良溪村后山。

据专家考证,良溪护村墙,是目前广东省境内发现的保存最长最完好的民间防御工事,堪称古城墙。

巷道与碉楼

为了使陌生人不敢轻易入村窥探,良溪村民很早就懂得利用“刮笃”(无尾)街巷制造“假象”作为防御防线。

村内的主街、巷道,无论哪条都不是一贯到底的,在街巷的一端都正对着某座建筑的墙壁,成“丁”字布局。

由于是沿山建宅,所以每条巷道景致都不相同,有的巷道窄,有的巷道宽,有的巷道直,有的巷道弯,也有的巷道还带有高低变化。用青石板做石级来联系上下,承转左右,既协调又统一。

△良溪村内至今还保留着大量的青石板。刘淑君/摄

主街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街闸,村中里、巷的出入口都有闸楼、岗哨,到了晚上就会放下碗口粗的实木木棍,再加上木门和压杠,形成严实的自我保护防御防线。为了便于相互救应,里和里、巷与巷的民房之间还藏有互通狭小暗通道。

村民的大门都在门外加了趟栊子,就算打开大门,还有趟栊阻隔,外敌是难以逾越的。居民的外墙大多先用宽厚的青石做基础砌至1米或2米高不等,既有效地起到防盗作用又可用来防水涝时浸坏墙砖。

△资料图。

在村的东、北出入口,护村河河畔边上各建有一座高约10米的碉楼,村东的叫“镇东楼”,村北的称“镇北楼”。

这两座碉楼分别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和十六年(1927),碉楼中段设有进出的小门(靠梯子上下),楼身开有枪眼,顶层有环瞭望口。据说,当时村中有保乡团练人员近百人,还置有枪弹武器。

△资料图。

良溪还与佛宁、北坎、大亨,雅瑶清溪、茶园、潖畛等自然村联盟形成良溪堡,还在良溪对面最高的山顶设岗寮哨,一旦某个村出现状况,周围的村就会迅速组织人员从四面八方赶来增援,形成了联防互救的民间组织。

(责任编辑:曾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