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集中整治群众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

□文/江门日报记者 肖开刚

为深入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变化,近日,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集中整治群众普遍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的工作方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特定对象底线民生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不平衡、基础教育投入不足、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促进就业创业、乡村居民出行难、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不充分、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城乡公共厕所配套不到位等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并明确每个问题的整治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整治时限和整治目标,力求通过实实在在的变化,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主题教育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解决特定对象底线民生保障问题

100%实施医疗保障精准扶贫

针对群众反映城乡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基本医疗救助比例不高的问题,加强精准救助,提高救助比例。制定完善医疗救助市级统筹管理办法,使城乡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基本医疗救助比例达到80%以上。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大病保险资金、医疗救助资金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精准扶贫资金按规定提供精准全额资助,对精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00%实施医疗保障精准扶贫。

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不平衡问题

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

针对群众反映对农村妇女健康检查不足、卫生人才不足问题,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免费检查服务力度,保障妇女健康。通过实施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提高农村妇女“两癌”的早诊早治率,提升农村妇女健康水平。加强全科医生、儿科医师、产科医师(助产士)培训,做好2019年订单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工作以及百名卫生首席专家下基层计划等工作,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解决基础教育投入不足问题

大力推进普通高中提质扩容

针对基础教育学校反映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中心城区优质高中学位供给不足问题,补齐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短板,大力推进普通高中提质扩容。建立学前教育、公办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及逐步增长机制,全市公办幼儿园年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300元,对符合条件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补助;全市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500元。继续落实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生均拨款制度,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不低于每生每年1150元,初中不低于每生每年1950元。推动江门市第一中学提质扩容工程和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新校区工程开工建设,提升中心城区优质高中学位供给。

解决食品质量安全保障问题

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违法行为

针对食品市场中存在假劣产品流通、食用农产品市场的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全面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把好销售许可准入关,加强日常监管和检查,扩大食品抽样检测覆盖面和频次,完成不少于2.27万批次食品抽检任务,食品检验量达到每年每千人5批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在全市75家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展以蔬菜类、水产品类和肉类等为主的快速检测,及时公示快检信息,对不合格产品处置率100%,对食用农产品全年快检批次不少于32万批次,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解决促进就业创业问题

培养“粤菜师傅”500名

针对我市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实施力度不大、劳动力就业学历和技能不高等问题,多项举措优化就业创业环境。降低社会保险缴费率,将用人单位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费率降低至5.5%,工伤保险全市平均费率下降20%左右。完善就业培训机制,实施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补贴、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对按规定参加职业技能晋升培训、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在粤务工省内外城乡劳动者发放补贴5000人次,培养“粤菜师傅”500名。鼓励就业人员提升学历,择优资助500名在我市务工的优秀新生代产业工人参加学历继续教育的本、专科学习。

解决乡村居民出行难问题

推动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00公里

针对群众反映的农村公路供给不足等问题,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总要求,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为落实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通过加强对辖区内“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积极推动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00公里,实现200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建设。

解决精准脱贫“最后一公里”问题

全面推进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

针对群众反映的帮扶机制不够健全、配套帮扶政策不够完善等问题,坚持脱贫攻坚正确方向,全方位压实攻坚责任,持续深入抓好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实。通过全面推进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建立长效帮扶机制,重点推进“就业、技能、社保、人才、基层治理”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对象就业有岗位、创业有资助、技能有提升、参保有安排、医疗有保障。同时,进一步完善“江门市低收入人口识别指标体系”和“搭建低收入人口信息管理平台”,重点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低收入人口对象认定,制定完善的相关配套帮扶政策。

解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不充分问题

各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

针对群众反映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面不够广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开展“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年”工作精神,着力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通过完善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力度。加快推进江门五邑图书馆、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各市(区)标志性文化设施等公共文化项目建设工作。保障各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打造城乡“十分钟文化圈”并以此为阵地精心策划群众性文化活动,争取全年开展300场以上活动。进一步推动国家级“侨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工作。

解决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问题

扩大农业保险广度和深度

针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少、覆盖面窄、勘赔定损难度大、保险保额低、承保率偏低、政策扶持不到位等问题,拓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着力实现主要农作物保险全覆盖、高保额。加强部门联动,逐步建立健全稳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长效机制,在全市现有的保险险种基础上,增加鳗鱼和鹅等地方特色险种,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广度和深度,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创新投保组织形式,提高农户参保意识,提高各险种的承保率。在物化成本以上、实际收益以下的幅度内厘定保险金额,合理适度提高保险保额,做到惠农、强农。

解决城乡公共厕所配套不到位问题

新建和提升改造乡村公厕1100座

针对老城老区公共厕所数量少、卫生状况差、布局不合理、指引不明显、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牢牢把握“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原则,多措并举全域推进“厕所革命”。加快老城老区公厕建设,通过按需合理新建、升级改造,建立健全公厕配套制度,不断提升公厕服务管理水平,新建和提升改造城市公厕100座。结合农村实际,科学合理布局规划和改造农村公厕,新建和提升改造乡村公厕1100座,提高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到98.5%,每个自然村按实际需求建成1个标准化公厕,创建标杆公厕。新建和提升改造旅游厕所28座,提升改造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厕所13座,做到“厕所革命”做实做到位,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民生事业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责任编辑: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