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凝聚各方力量,发挥侨乡优势 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江门“侨梦苑”一苑多园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速,目前共培育企业创新平台223家。 陈敏锐 摄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提出“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这是我市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今天,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粤港澳青年文化创意发展大会开幕式等活动将隆重举行,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将正式对外介绍,值得期待。

据了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平台建设,委托有关单位联合制定了《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建设方案》,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平台建设提供指导。

“平台以华侨华人精神家园、文明互鉴交流典范、共建共享文化实验区、华侨华人创业创新基地为发展定位。”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江门将全力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谱写新的华章。

守护华侨华人精神家园

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6000万华侨华人最大的祖籍地,“华侨华人精神家园”是平台的定位之一。“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岭南文化、侨乡文化、港澳文化,将平台建设成为彰显华侨华人家国情怀的桥梁纽带,引导世界华侨华人、港澳同胞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江门底气何在?人缘优势是最大的优势。江门是全国著名侨乡,本地人口400多万,旅居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五邑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也多达400多万,成就了人们口口相传的“两个江门”。

江门处于粤港澳大湾区联通北部湾和大西南地区“承东启西”关键位置,地理区位优势突出,文化底蕴深厚,具备发展临港经济和高端滨海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资源禀赋充足;空间广阔优势,是大湾区内唯一具备可大规模连片开发土地的城市……正是有了这些优势,江门建设平台有了“舍我其谁”的底气。

江门在文物保护方面“铆足干劲”,守护好华侨华人的精神家园。

台山市端芬镇海口埠,20根柱子伫立在银信纪念广场之上,守望着当年台山人出洋的重要港口。“银信承载着海内外同胞一百多年的家国情怀、集体记忆、进取精神,其价值不可估量。”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刘进说。6年前,银信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渐渐被人们所熟知,更多人走进这里了解华侨历史。

打造华侨华人文化活动国际品牌

在打造“文明互鉴交流典范”方面,江门将积极探索和引导华侨华人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进程中进一步创新方式、拓宽领域、提升层次,打造标志性华侨华人文化活动国际品牌,为促进中外文化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交流互鉴作出新贡献。

以侨为“桥”。除了本次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粤港澳青年文化创意发展大会,近年来,我市拓展思路用好华侨华人资源,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面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交流活动品牌效应凸显,其中以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世界江门青年大会(以下简称“世青会”)为最。

“海外江门籍新生代众多,他们有的久未闻乡音,有的从未踏足过故土,但他们同样关心着家乡的发展。”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世青会自2008年举办以来,从江门出发,“足迹”已经延伸至中国澳门、马来西亚沙巴、中国香港、印尼雅加达和美国洛杉矶。在构建海外工作平台、破解海外青年工作难点、涵养新生力量、增强中国共识、聚焦创新发展上,取得瞩目成效。

江门侨务工作根深叶茂,大有可为。在向海外华侨华人介绍江门与国家发展机遇的同时,世青会也成为推动经贸文化合作的重要平台。去年,第六届世青会促成涉侨涉外经贸合作项目25个,总金额达145亿元。接下来,我市正筹备2020年在巴拿马举办第七届世青会,并积极推进经贸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在海外建立的23个世界青年联络分部、19个驻外经贸交流处的作用,与港澳携手,加大海外招商引资和江门企业走出去的力度。

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通过设立世界遗产论坛,举办世界华侨华人青年文化创意论;建立社会联盟,成立华侨华人文化智库;组建江门文旅集团和中国华侨华人文化传媒集团等,多措并举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名片

作为“中国第一侨乡”的江门,历史文化充满着浓浓的“侨”味,也为旅游的发展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对于“共建共享文化实验区”,我市将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工程,通过系列“文化+”工程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融合产业集聚区、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粤港澳青年研学基地和创业基地。

位于开平市的赤坎古镇,是国家首批特色小镇。由华侨出资兴建的富有欧陆和南洋风情的骑楼建筑群临潭江而立,是除碉楼外,游客到开平必看的另一景点。如今,这里已被棚架和绿纱围住,里面正在进行的是投资60多亿元的赤坎古镇华侨文化展示旅游项目。赤坎古镇项目成功运营后,预计每年吸引旅游人数达700万人次,新增旅游就业人口3000人,成为大湾区独特的华侨文化展示项目。

对待文化遗产,合理开发就是最好的保护。我市去年编制了《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2018—2035)》,为未来一段时间侨乡文化保护与开发谋划蓝图。

《规划纲要》出台第五天,我市就召开了全市全域旅游工作现场会,紧扣人文湾区建设,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步伐。提出要依托开平碉楼与村落、台山银信档案和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台山海丝遗迹等,与湾区内城市的文物古迹、文化遗产、古驿道等资源串珠成链,希望能打造出一条富有侨乡特色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览路线。

紧扣华侨华人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建设以及人文湾区建设,我市力争创建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建设面向全球的创业创新基地

在“华侨华人创业创新基地”方面,我市将打造面向华侨华人和港澳青年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为华侨华人及港澳青年创造发展机遇,提供创新、创业、就业、实习和志愿工作等机会。

江门渐成港澳青年“梦工场”,建设面向粤港澳乃至全球华侨华人的创业创新基地。目前,我市在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布局“联络五邑”海外服务工作站,构建全球引智工作网络;加快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侨青创新创业园等载体建设,为引进海外人才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作为吸引华侨华人年轻一代实业家、高科技人才、领军人物回国创业发展的新型平台,江门“侨梦苑”一苑多园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速,目前共培育企业创新平台223家,已承接项目150个,其中正式落地的科创项目15个。引进侨资、外资项目92个,签约金额250亿元。

在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方面,我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对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在投产5年内给予50%至100%的财税支持补助;出台《江门市关于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以及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资助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推进旅游、卫生、教育、建筑工程等领域港澳职业资格认可,促进港澳专业人士在江门便利执业。

接下来,我市将坚持“固根、筑魂、圆梦”的建设主线,整合全球华侨华人资源、全国侨乡文化资源、粤港澳文化资源,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融合产业集聚区、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粤港澳青年研学基地、创业基地。打造面向华侨华人和港澳青年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支持全球华侨华人及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参与民族复兴伟业。

文/黎禹君

(责任编辑: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