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小卡片” 承载“大民生”

△市民在药店使用电子社保卡支付。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傅雅蓉

12月9日,市民练小娟早早来到中国农业银行江门分行办理社保卡申办业务,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提示下,经过一番操作验证,原本以为要跑两趟才能拿到的社保卡,不到半小时就被送到了眼前。“没想到社保卡现在可以即办即取了,太方便了。”练小娟告诉记者,自己刚刚还通过“五邑人社”微信小程序申领了电子社保卡,“听说去医院、药店消费都可以直接使用电子社保卡”。

社保“小卡片”,承载“大民生”。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的“安全网”,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今年以来,我市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基金规模不断壮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我市将群众反映的社会保障不足问题列入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任务清单。在市人社局、市医保局等多部门的协作努力下,目前我市已优化压缩了全市社保卡制发流程,社保卡首次申领和补换卡制发时间从25个工作日缩减为“立等可取”,并推进电子社保卡“轻量化”服务,构建“电子+实体”融合的社保卡服务新模式。此外,我市还建立了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平台,实现了省内和跨省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一站式”联网直接结算。

确定目标 迅速行动

制卡流程做“减法” 线上服务做“加法”

一直以来,常规社保卡制发需经历多个复杂环节,涉及人社、银行、制卡商、数据采集商、物流公司等多个部门单位,流程环节多,不可控因素也多。尽管市人社部门早已联合银行多次压减时效,将办卡时效从发卡初期的90个工作日缩减至25个工作日,但仍无法满足群众对办卡时效的期望要求。

同时,社保卡用卡场景只有线下,用卡不够便捷。以往,群众需携带实体社保卡,才能办理就医结算、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等手续,若实体卡不在身边,则办事“寸步难行”。

要解决这两大难题,就要下定决心,“一步到位”。“社保卡办卡时效压缩得再短也需要群众跑两趟,要真正让群众省事,必须做到即办即取。”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钱杰润表态道,电子社保卡的上线也是适应电子信息化时代而必须要做出的改变。“如今在市场买菜都能全程线上消费,社保卡作为400多万江门市民人手一张的‘民生卡’,必须实现‘扫码办事、线上支付’。”

目标明确后,市人社局迅速行动起来。一方面,在制卡流程做“减法”,积极对接省人社信息系统和我市各大银行,将各类可以提前预设的信息录入,并由制卡商形成预制卡存放在银行的社保发卡机内,市民申办社保卡时,只需采集身份证上的照片、个人信息即可现场录入、现场制作、现场发卡。同时,进一步推广快速发卡业务,约谈了3家未开通快速发卡服务的银行,加强对接和督办。

另一方面,在线上服务做“加法”,通过“五邑人社”微信小程序上线电子社保卡,市民按步骤签发电子社保卡后,不仅可以作为凭证在医院进行身份识别,还能够生成电子二维码,通过二维码可在全市覆盖应用的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享受扫码应用。

现场探访 市民点赞

社保卡快速发卡服务已覆盖52个银行网点

“我来江门工作一年多了,社保一直在缴却总是忘了办理社保卡。最近有了购房计划,需要社保卡和社保缴费记录等一系列凭证。这不,我就急急忙忙过来办了。”昨日,记者在建设银行江门分行营业厅遇到了来办理社保卡申办业务的市民戴皓月。原本担心办理社保卡会拖慢买房进度,没想到当天上午就拿到了社保卡,这让他喜出望外:“社保卡快速发卡真的是一项惠民便民的举措,如此高效的服务,我感觉很贴心。”

市社会保障卡管理中心副主任莫超然介绍,如今,我市社保卡首次申领和补换卡制发时间已从25个工作日缩减为“立等可取”,为急需用卡的群众提供社保卡申领、制卡、激活“一窗通办、一站包办、一网联办、一次办好”服务。社保卡快速发卡服务已在全市所有社保卡合作银行(中行、建行、工行、农行、农合机构、广发、邮储、交行)实现对接开通,并覆盖三区四市52个银行网点,已提供超3万人次的快速发卡服务。

电子社保卡方面,目前我市已与包括市五邑中医院、国大药房、大参林、日兴药房等超400家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实现电子社保卡应用对接。市民通过“五邑人社”微信小程序的电子社保卡就可扫码办理就医挂号、住院登记、检验报告打印、医保结算、扫码购药等业务流程。此外,电子社保卡还开通了“我的家人”功能,群众可绑定家人的电子社保卡,享受一“码”通服务。截至目前,江门市电子社保卡签发量已达35万张。

在五邑中医院的自助服务机前,忘带了社保卡和体检报告提取凭证的市民林权铮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通过手机签发电子社保卡,扫码后取到了自己的体检报告。“像我这样比较粗心的人,电子社保卡真是一个‘福音’,省去了很多麻烦,也希望政府能够推出更多的便民举措。”林权铮说。

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建立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平台

社保卡作为陪伴所有市民的“民生卡”,有着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就医结算、缴费和待遇领取等社会保障应用功能,以及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金融应用功能。

其中,老百姓最熟悉的,就是就医结算功能。今年,市医疗保障局组建成立后,建立起了医疗费用“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工作机制。通过实施医保经办机构、大病保险承办机构和医疗救助经办机构、医疗机构费用结算系统对接,救助对象在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费用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即时结算,解决了救助对象垫付医疗费用负担重的问题,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家住蓬江区的精准扶贫对象陈永孝患淋巴瘤已有2年。2年来,他断断续续住院治疗了十余次。每进一次医院,都要花掉上万元治疗费,这对陈永孝来说是“天文数字”。好在,作为精准扶贫对象,陈永孝可以报销绝大部分医疗费,在申请了医疗救助金后,自费部分更低了。“医疗救助金可以再报销1000多元,每次住院我自己只需付900元左右。”陈永孝告诉记者。

“医疗救助作为医疗保障体系的最后屏障,以发挥‘兜底’作用的最后安全网形态存在,对改善城乡贫困家庭的生活、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承载着社会的底线公平。”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科负责人、四级调研员张小平介绍,早在2017年,我市便已出台《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门市医疗救助暂行办法的通知》,建立了医疗救助制度。但一直以来,垫付资金困难、申请医疗救助金环节多、周期长等问题困扰着许多困难的患病群众。

为此,今年6月底和9月底,我市分别实现了市域内和异地就医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并建立起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其中,市域内“一站式”结算基于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和民政医疗救助系统对接的基础,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解决困难群众垫付医疗费用负担重的问题。在异地就医医疗救助方面,已开展省内和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56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完成系统改造并上线,实现省内和跨省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一站式”联网直接结算。

据统计,截至11月25日,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平台市域内共结算发生医疗救助医疗费用13.61万人次,结算总金额3448.45万元,省内异地就医共结算32人次,结算金额21.78万元。

(责任编辑: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