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2019年组织工作综述:以绝对忠诚谱写新时代组织工作新篇章

时间掀开新的一页,也记录下新的收获。2019年江门组织工作收获满满、亮点纷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省委巡视整改,“红色+”党建品牌,双水党校60年不间断办学经验,28条具体措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人才强市四十条”……一个个年度热点承载着踏实前进的一步步脚印。

在过去的2019年,全市组织部门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深度融入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大势,聚焦主责主业,目标坚定、步履铿锵,在砥砺奋斗、狠抓落实中书写了组织工作的精彩“答卷”。

立根铸魂

筑牢“两个维护”的政治根基

忠诚源于理论清醒,追随来自坚定信仰。

全市组织系统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教育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我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前部署主题教育前期准备工作,组建领导小组和10个指导组,组织市委常委带头开展“八个一”活动。依托“一书一片一剧一阵地一展览一特刊两报告会三讲座”,推动全市党员干部联系实际学。制定出台8个方面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抓好105条问题的整改。集中整治十大民生实事,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议,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民生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让广大干部群众切身体会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2019年4月11日,江门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专题研讨班在市委市政府大会堂开班。

市委组织部分级分类持续推进“大学习大培训”,围绕学习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举办9期专题研讨班覆盖3.7万人次。持续推动学习培训向基层延伸,推动各级党组织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充分发挥全市73个镇(街)党校和1317个村(社区)分教点作用,面向基层党员群众开展轮训,组织“两新”党组织学习培训800多场次,推动基层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推动全市党员干部深学细悟、知行合一。

知之愈深、信之愈笃、行之愈实。在持续不断的学习淬炼中,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党性、作风得到浸润洗礼,与党中央政治上同向、思想上同心、行动上同步更加坚定。

选贤任能

锻造实干担当的中坚力量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实现江门改革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离不开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全市组织部门严格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始终坚持政治标准第一,坚决落实好干部标准,坚持依事择人、人事相宜,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用好一个人就能激励一大片。我市坚持事业为上优中选优,加强政治考察、政治把关,将理想信念坚定,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干部选拔出来。制定出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等一系列干部选拔任用文件制度。建设江门市干部管理综合平台,组建专业化考察员队伍,用好工作调研、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述德等渠道,全面深入了解各地各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情况。

高素质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我市坚持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精准开展各类专题培训。紧扣抢抓“双区驱动”效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环境保护、金融创新、精准脱贫等专题培训干部,举办主题培训班40余期,培训干部3000余人次。强化实践锻炼,从市县镇三级选派24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选派干部援川援疆、参加广西扶贫协作工作,推动干部在一线经受风雨、砥砺品质。升级江门市干部培训网络学院,建成集“教、学、考、管”功能于一体的“云上学堂”。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我市坚持激励约束并重,制定《关于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若干举措》,提出28条具体措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召开全市干部监督工作会议,对做好新时代干部监督工作作出部署安排。严格执行两项法规,组织领导干部集中填报个人有关事项,并进行抽查核实。改进政绩考核评价方式,动态修订完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和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强基固本

夯实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全市组织部门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从严从实抓好省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持续推进市基层党建“十大专项行动”,着力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支部是党的细胞,细胞活则肌体健。市委组织部统筹抓好支部工作条例、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的学习宣传贯彻,制定出台《江门市农村基层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向党组织进行年度报告和即时报告。实施软弱涣散党组织“动态归零”,65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实现100%摘帽。每月定期发布党支部“组织生活清单”,建立党支部组织生活记录模板,指导全市1万多个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市委组织部持续推进“头雁”培育工程,把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在全省率先制定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村(社区)“两委”干部任职资格由县级15部门联审机制,调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241人。深入实施“本土人才培养计划”“党员人才回乡计划”和“党员人才下派计划”,在社会公开招录大学生到村(社区)担任书记(主任)助理,全市配备书记储备人选2600多人。举办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410多次,实现全员轮(培)训不少于10天。

我市还着力推进各领域党建水平同步提升。制定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任务清单,探索开展“两新”组织排查建库工作,印发《2019年市直机关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全面完成将党建工作写入市属企业公司章程的修订工作,推动6家市属一级企业实现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全市7个案例在《南方》杂志社主办的广东基层党建创新案例评选中获奖。“红色枣工”“红色印记”“红色家园”“红色指数”等“红色+”党建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力持续增强。新会区双水镇委党校获评“广东省基层党建最佳创新案例奖”,其60年不间断办学经验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深度报道。

招贤引智

激发各方面人才创新活力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全市组织部门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成立市人才工作局作为市委工作机关,统筹推进人才工作,以科学有效的人才体制机制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人才。

人才的竞争,关键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竞争。为此,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集聚新时代人才建设人才强市的意见》及配套政策,扩大市(区)级人才政策兑现管理权限,采用“互联网+”大数据方式加快人才政策兑现。优化人才服务体制机制,组织市领导“一对一”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形式选配138名“人才管家”,为7000多人次提供各类服务。

功由才成,业由才广。我市坚持靶向引育人才,实施“五邑人才工程”“侨都英才计划”,着力打造引进和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深入实施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共引进53名博(硕)士到岗开展工作,首批22人逐步聘为事业单位科级干部。实施博士后创新实践工作,从国内重点院校遴选3批共11名博士后到我市锻炼。

种好金梧桐,方能引得凤凰来。我市持续搭建集聚人才的创新创业平台,为各类人才提供人生出彩的广阔舞台。推动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与12家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博士后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关系,并在北京建立工作平台。出台江门人才岛加快建设与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引进华为、腾讯等世界500强企业进驻,智慧城市展示中心、科创中心等项目同步动工。建成运营珠西先进产业优秀人才创业创新园和江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回望过去的2019年,一组组鲜活的数字,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见证了组工干部的默默奉献,展现着组织工作的累累硕果。决胜2020年,全市组织部门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实践实干实效中履职担当,以组织工作新成效为江门建设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贡献力量。

江门日报记者/傅雅蓉 通讯员/江组轩

(责任编辑: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