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指日可待 你的“心理”准备好了吗?

□江门日报记者 严建广

职场人士习惯了蜗居家里的生活,上班打不起精神,偶尔想溜下号。学生自由惯了,回到课堂无法集中注意力……随着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复工复产复学按照相关政策要求有序开展。“后疫情”时期到来的日子也指日可待,而近段时间以来疫情防控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影响也将陆续显现。

面对即将来临的“后疫情”时期,专家提醒,市民要做好心理调整,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等也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新的变化。

“后疫情”时期心理问题或现

记者昨天从我市心理救援医疗队了解到,今年1月至2月,心理救援医疗队共派出心理专家101人次,心理危机干预共236人次。此外,江门市24小时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及相关部门、社会组织设立的公益心理援助热线等,共接线3783人次,其中与疫情相关的咨询有2032人次。

“从市民咨询的情况来看,一开始主要是担心,因为对疫情缺乏了解,大家担心自己会不会中招、敢不敢出门等,导致出现睡眠不好等现象。”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心理救援医疗队现场总指挥、精神科主任医师梁先锋说,“后来,开始出现职场人士担心岗位不保、学生担心自己学业等情况。”

梁先锋表示,因为疫情防控工作持续时间比较长,打破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状态,要从原来正常的生活状态进入到疫情防控期间的生活状态,有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现在,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将进入有序复工复产复学阶段,适应了疫情防控状态下生活的市民,又要重新回到之前的正常生活状态,这又将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也可能会出现新的焦虑等问题。”他说。

梁先锋表示,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出现课堂学习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过程中出现厌学、焦虑等现象。而对于职场人士来说,由于疫情防控期间一些人养成了不好的作息方式,在重新进入工作状态时,可能会出现生活规律差一点,有些人也会出现不愿意上班、上班效率低、焦虑不安等问题。

专家支招如何应对“后疫情”困扰

梁先锋表示,经历过近段时间较长的疫情之后,各类人群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和心理问题,累计的负面心理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阻碍正常工作及学习状态的回归。面对可能存在的心理困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市民等该如何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梁先锋建议,对于个人来说,要及时调整工作、生活中出现的不良情绪,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对于学生来说,江门属于低风险地区,在未复学前,家长可以带孩子到户外进行短时间活动等,让孩子适应上学期间的规律作息。”他说。

记者也了解到,为帮助市民了解心理知识,排解负面心理情绪,形成好的心理状态,“江门市社会心理服务”“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文明江门”等微信公众号都有关于心理知识的微视频,市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心理知识。

梁先锋也建议,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还要未雨绸缪,提供心理服务,缓解“疫情应激心理”。引入专业力量提供心理服务,降低大家对于复工复产复学的焦虑感。“可以利用学习强国、微信等网络平台,以微课、直播等创新形式开展心理健康宣教,邀请心理专家针对不同人群的自我心理调适、减压、睡眠、舒放情绪等问题开展线上公益心理课堂活动。引导公众积极应对,管理不良情绪,科学调适心理。”他说,“同时,也要关注个案。对于负面情绪比较严重的人员,要给予充分关怀,必要时转介到精神专科医疗机构。”

责任编辑:蔡少颖

封面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已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