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已有2047个场所启用“粤康码”

江门日报讯 (记者/陈敏锐 通讯员/黄敏焕) 记者日前从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了解到,根据江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结合防控重点推广应用“粤康码”的工作部署,当前我市已全面铺开在医疗、交通运输、政务服务、金融、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行业领域应用“粤康码”,市民出行可凭“粤康码”实现全省“一码通行”。

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以及管辖行业领域602个组织机构注册使用,并将“粤康码”应用作为日常测温登记的常用手段。截至4月8日,江门市使用“粤康码”累计登记460579人次,登记人数190910人,亮码通行次数1806340人次,亮码通行人数250913人。

“粤康码”已在全省21个地市推广

记者了解到,“粤康码”是我省基于“粤省事”微信小程序开发的健康通行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部署要求,今年2月以来,“粤康码”已在全省21个地市推广,并在机场、码头、铁路公路站场、医院、小区、工业园、办公场所、商场等多种重点场景应用,助力群众“一码走广东”。

群众在手机上实名登录“粤省事”微信小程序即可获取本人“粤康码”,无需填报健康信息,对老人、儿童等不方便使用手机群体,可由家庭成员代为获取。“粤康码”首页切换家庭成员A后,进入“我的粤康码信息”页,页面中全部信息为家庭成员A的信息,不再始终为当前登录者的本人信息,信息查询出示更方便。

群众出示“粤康码”即可证明是否为疫情防控重点人群,无需提供其他疫情相关健康证明材料。外省人员入粤时,应提前申请全国一体化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或“粤康码”作为我省通行凭证,实现“一码通行”;省内居民出行凭“粤康码”实现“一码通行”。

“粤康码”以红、绿两色标识是否为疫情防控重点人群,其中疫情防控重点人群标识为“红码”,包括确诊病例和核酸阳性人员、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疫情地高风险来粤人员、集中隔离人员、居家隔离人员等六种情形;非重点人群标识为“绿码”。基层防控人员按照“红码禁入、绿码通行”规则,快速辨别重点人群,还可按照权限查询身份信息、近期行程、接触史等历史申报记录,有效提升基层查验效率。

全市亮码通行次数逾180万次

按照相关部署,我市迅速发文至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并积极协调行业主管部门在餐饮服务、交通出行、教育培训、商场景点、金融服务、企业公司、政务服务中心、生活小区、民政福利、医疗卫生、建筑工地等场景使用“粤康码”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047个场所启用“粤康码”,登记人数19.09万人,亮码通行次数180.63万次。

同时,我市还全面用好网格员检查功能,助力基层疫情防控。我市通过网络员上门检测,在检测对象出示“粤康码”后,扫码查看经脱敏处理的检测对象相关数据,根据需要登记检测对象近期行程、接触史、健康状况等信息,替代纸质填报。目前已有236个网格机构、1612个网格员采集排查人数10858人。

此外,“粤康码”还应用于“解除医学观察电子告知书”,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我市通过为医护人员开通权限,为医学观察者在线出具解除医学观察电子告知书,保障其安全通行。截至4月8日,医生出具证明人数有212人。

记者了解到,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会同各地区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方面,推动建立了“健康码”跨省份互认机制,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各省(市、区)防疫健康信息共享、“健康码”互通互认,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健康码”已可实现“一码通行”。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粤康码”也与国家“防疫健康信息码”、各省(市、区)健康通行码相关防疫健康信息实现了数据共享互信。

(责任编辑:叶隽毅 二审:徐铃静  三审: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