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江区“90后”护士争上战“疫”一线 全力守护生命

江门日报讯(文/图 记者/胡晴晴 通讯员/容洁彩)2003年“非典”来袭时,“90后”的她们还是一群孩子,被全力守护;2020年,这群孩子已经成为白衣天使,纷纷站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17年时间,从被保护到逆行而上,当战“疫”打响时,她们放下家庭,穿上“战甲”,用行动铸造健康防线,用爱心传递天使温度,默默地奉献着光和热。

在“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本报聚焦蓬江区多位“90后”护士,回顾她们的战“疫”经历,与读者分享感人瞬间。

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湛子殷:

主动参与各阶段疫情防控

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蓬江区重点发热门诊,需承担许多高危繁重的防疫工作。在疫情防控初期,湛子殷主动请缨,成为社区“三人组”成员,对所属社区居民进行防控知识宣传、个人信息登记。当接到医院发出组建抗疫医疗队驰援湖北的通知后,她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报名,郑重地按下鲜红的指印,成为蓬江区第一批驰援湖北医疗预备队队员。

在“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关键时期,接到接送境外回国人员进行检测隔离的任务后,她利用自身的外语优势,为多名来自美国、韩国等国家的入境人员,进行咽拭子检测及接送到隔离观察酒店等工作,受到了外国友人的一致称赞。

棠下镇卫生院护士吴颖妹:

始终坚守在医学观察点

作为蓬江区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抗疫一线护士,从2月5日起,蓬江区棠下镇卫生院的外科护士吴颖妹和同事们,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防护面屏,一干就是一天。

当一天工作结束卸下防护服时,她们里面穿的两层隔离衣都已湿透,手指被汗水泡得发白。摘下N95口罩,吴颖妹脸颊上、耳朵上、鼻梁上都留下深深的红色印子,脸上的皮肤还过敏了。

杜阮镇卫生院护士高雅文:

与病毒赛跑的白衣天使

杜阮镇卫生院内儿科护士高雅文是一名“98后”。从1月24日开始,她就在医院对外来人员进行排查,与病毒赛跑。一个晚上,有村民电话告知村里的宾馆住着一位湖北籍人士,他们立即上门进行排查。虽然知道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病人,有被传染的风险,但她没有退缩,反而细心认真地完成了排查任务。

当医院发出支援湖北一线“招募令”的时候,她第一时间报名,成为蓬江区第二批支援湖北预备队员。

潮连医院护士邱美羡:

留下抗疫的特殊印记

“我年轻,下半夜值守没问题!”从1月29日起,潮连医院的护士邱美羡参加潮连高速路口交通联合检疫工作,包揽零时至6时这段最为难熬的夜班。春寒料峭,引导车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测量体温、复查体温……工作十分繁重,但她从不叫苦叫累,而是时刻紧盯着每辆过往车辆,仔细询问、严格排查、认真记录,确保不漏一车一人,切实把好疫情防控第一关。

2月5日晚,她临危受命,赶赴辖区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点开展工作,每天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穿梭于各隔离房间。每班工作6小时下来,防护服内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湿透了,护目镜已经模糊不清,防护口罩下脸庞的压痕成了抗疫的特殊印记。

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梁月凤:

收到感谢信时热泪盈眶

2月6日晚上7时,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梁月凤接到通知,要到蓬江区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支援一线防疫。自此,她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几层口罩、手套开展工作;因为护目镜起雾,看不清迎面走来的人员,不能深呼吸;说话全靠喊,自己认为声音很大了,但对方还是听不清楚,说话都要多说几遍。

尽管工作不易,但当收到一个10岁小朋友和他家里人一起写给所有的医护人员的一封感谢信时,她还是感动得热泪盈眶。

兴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李茵茵:

虽然辛苦,但是值得

“2020年的春节是我工作以来第6个年头,也是我过得最紧张、最难忘的春节。”春节期间,白沙兴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李茵茵取消假期,与其他部门的一线抗疫人员相互配合,24小时轮班,为从龙湾高速路口进入江门市的车辆司机测量体温。

穿着防护服在高速路口的工作,早晚时分风一吹,全身冷冰;中午出太阳时,又热得“蒸起了桑拿”。吃饭也只能匆匆“扒拉”几口,不敢多喝水,因为穿着防护服上厕所实在不方便。

工作虽然辛苦,可每当听到司机们的一声“辛苦了”,李茵茵又会觉得:“虽然辛苦,但是值得!”

(责任编辑:徐蓓蓓 二审:王雪晴 三审:陈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