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中心医院江海分院护理人员 奋战抗“疫”一线,用敬业守护生命

最美就是白衣天使!一袭白衣,发药、打针、量血压和体温,除了这些为人熟知的形象外,他们更有无畏、温暖、智慧、专业……

今天本报记者带大家认识一下江门市中心医院江海分院护理人员中的4位护士:有人在疫情时,挺身而出;有人在疫情期间,第一个进入发热门诊工作;有人和同事一起奋战80多天,完成2700多名对象咽拭子采集筛查工作;还有人在定点医学观察处值守,每天给新冠肺炎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测管理……

文/图 江门日报见习记者/蔡昭璐 通讯员/何炽辉

护理部主任、党员陆艳华:

不辞辛苦,充当“疫门”守护者

生命重于泰山。作为江海分院护理部主任、党员,陆艳华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坚守抗“疫”一线,协助统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这100多个日日夜夜,陆艳华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太多思考和畏惧。

疫情暴发初期,陆艳华快速调配护理人员做好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就诊工作,并在门急诊设置预检分诊点;联同医务科、院感科第一时间完善发热门诊工作流程;组织腾出病房设置隔离病区,组建护理团队,按照院感要求落实防控防护措施,配备应急物资……

这段时间以来,陆艳华要兼顾很多工作,没休过一个安稳的周末,随时待命,闻令而动,加班加点更是常态,但对她而言,只要防控工作落实到位,再辛苦都值得。

陆艳华每天都会深入临床一线开展督导检查和指导消毒等工作,特别是对发热门诊、预检分诊、门诊大厅等重点场所,陆艳华都格外上心,时时完善相关制度、工作流程和工作指引,并联同医务科、院感科到各驻点逐一督查,对不足查漏整改,力求紧跟国家防控步调。

在确保防控工作落实到位的同时,也要保护护理人员的安全。陆艳华对全院护理人员开展针对性专项知识培训,进行多次防护培训,协调防护物资储备。与此同时,陆艳华还亲自参与预检分诊工作,与她的同事一起奋战在防控第一线,用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充当“疫门”的守护者。

陆艳华说:“只要疫情能控制住,所有的付出都心甘情愿,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急诊科主管护师李琴仙:

第一个进入发热门诊工作的护士

李琴仙,江海分院急诊科主管护师,工作24年。年初,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江海分院迅速启动发热门诊,李琴仙主动请缨一线,成为该院第一个穿上防护服进入发热门诊工作,第一个为发热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的护士。

“我是一名护士,且比较年长,应该跑在前面。”李琴仙如是说。

当李琴仙第一次穿着防护服踏入发热门诊时,一种无形的压迫感油然而生。“那时候疫情严峻,很多人从疫区回来,说实话是有点害怕。”为了尽快让工作上手,李琴仙暗地里给自己打气,调节心态。

李琴仙第一次采集咽拭子的对象,是一位从湖北回来的发热、咳嗽患者。李琴仙按流程给他采集咽拭子检测,但患者比较抗拒,不愿意做,而且还不愿意戴口罩。

“当时心里很害怕,手也有点抖,一直告诉自己镇定点,我可是个从业20多年的护士,我可以的。”李琴仙说,“后来我就跟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成功说服他配合。”

疫情越来越严重,众多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李琴仙也愿意在这场战“疫”中当一名“合格兵”,便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请求参与抗“疫”一线。“当时我还特意把齐肩的头发剪成了齐耳短发。”李琴仙说,后来疫情迅速得到控制,她未能成行,便把所有的热情、精力投入医院一线工作。

从年初到现在,李琴仙一直坚守在发热门诊,无怨无悔,默默承受巨大的压力和考验,在做好自我安全防护的情况下,承受每天7小时以上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不能进食的重重困难。“我要努力做好我的工作,这是我责无旁贷的工作。”她说。

外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李杏贻:

我不能到湖北前线,那我就在江门一线

新冠肺炎的确诊必须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这是一项高危操作。疫情最严峻时,江海分院外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李杏贻,与2名采集队员并肩奋战80多天,完成2700多名对象咽拭子采集筛查工作。

“我从大年初一开始参与预检分诊、咽拭子采集等工作。疫情在前,我不能到湖北前线,那我就在江门一线。”李杏贻说。进行预检分诊的时候,天气特别冷,李杏贻穿着防护衣坐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风从四面八方吹过来,冷得她直发抖。待天气暖和时,她又要穿着防护服进入采集室进行咽拭子采集工作。这一工作相当危险,因为操作过程,患者会对采集人员哈气,或因为棉签搽拭咽喉不适而引起干呕、咳嗽,所以李杏贻必须进行三级防护,穿戴三层防护衣裤,戴着面罩和KN95口罩、二层手套,穿上鞋套。

穿上这身装备,又热又闷,就算不动也会汗流浃背。前期,李杏贻一个早上平均要给100多个人取标本。每次结束采集工作,脱下防护服,后背都全湿透,护目镜和口罩压的地方都印下了深深勒痕。“亲身体验才真切地感受到那种难受,一穿上胸闷感就袭来。”李杏贻说。

有一次,李杏贻在给一个外国人取样时,他特别紧张,李杏贻用英语安慰了他几句,叫他别紧张。标本顺利取完后,他给李杏贻竖了个大拇指,连声说“Thank you”。“那一刻我觉得好暖,觉得再累的工作也不算什么。在防疫一线,我并不孤单。”

每一次采集看似简单,但李杏贻都不敢有丝毫疏忽。她表示:“因为咽拭子采集的样本质量与核酸检测的准确性息息相关,不能因为我们工作不到位,给防控留下隐患。”

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吴杏珍:

为护士这个平凡的岗位感到自豪

“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体人员立刻取消休假,明天全部到岗!”大年初一的晚上,在家里享受着团圆喜悦的吴杏珍收到了战斗“集结号”,她被安排到了定点医学观察处值守。从1月底开始,每天都有新冠肺炎的密切接触者住进来,而她的工作就是给他们进行健康监测管理。

吴杏珍的工作时间主要安排在6:00—12:00。每天凌晨四五点就要起床。在定点医学观察处值班期间,为了节省防护物资,吴杏珍常常一穿上防护服就连续工作6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2月6日,因全家多人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在定点医院治疗,一个年仅10岁的小男孩独自一人在定点医学观察处接受隔离观察。第二天早上,轮到吴杏珍接班,她敲响了小男孩的房门,准备给他量体温,但吴杏珍站在门外敲了差不多10分钟,依旧没人开门。意识到小男孩一个人可能会有危险,于是,她立刻叫了工作人员拿门卡来开门,看见小男孩躺在床上熟睡,她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吴杏珍尝试和小男孩交流,但他不理人。这时,吴杏珍看到电视上正播卡通片,便说:“你看,正在播的动画片很好看哦,快起来看!”果然,这个话题让小男孩很感兴趣,吴杏珍找到了机会跟他聊了起来。

“小男孩之前从没离开过爸妈,独自居住的第一晚,因为没有安全感,他几乎没有入睡,整个晚上都是开着电视来减轻不安。”吴杏珍说,“我的孩子也差不多这么大,看着他一个人蛮心疼的,就想好好关心他。”

后来,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小男孩慢慢由孤独不安变得开朗,安心地度过了隔离期。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个护士,这个岗位很平凡,但我们可以守护每一个人的健康,这让我感到很自豪。”吴杏珍坦言。

(责任编辑: 吴惠英  二审:王雪晴  三审:陈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