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全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全市总体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2020年1—5月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第13位,PM2.5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达到历史最优水平;治水攻坚全面发力,潭江水质持续改善,达到近年最优水平;全市新增固废危废处理能力50.3万吨/年,提前一年完成省下达的建设任务;共有3304个自然村覆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人口超过70万人……去年以来,江门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全市总体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江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蓝天白云、绿色森林是标配,图为市区鸡爪山公园,绿树满山,城在绿中。郭永乐 摄

深化体制改革

创新生态文明制度

江门深化空间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抓紧部署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创新生态文明制度。开展全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调查摸底工作,通过实地勘查、查阅相关批文、核实权属证件等方式,全面完成了江门自然保护地现状的调查摸底工作。

据调查,全市现有6类自然保护地58处、总面积1274.16平方公里,约占江门国土面积的13.40%。其中,江门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居全省前列。

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完善的制度守护,江门不断深化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2019年新增了江海区富民南路子站、新会区交贝石小学子站;已建成噪音环境监测网络,全市功能区噪声基本实现自动监测。在水环境监测方面,正在开展江门河上浅口断面和台城河公义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工作。

江门深入推进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成立了江门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成员包括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生态环境局等11个单位。江门还不断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印发实施《江门市潭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办法》,成为全省率先出台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地级市。

整治“散乱污”

扎实推进绿色发展

江门深入推进高污染高排放企业淘汰搬迁和“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已于2019年12月底全面完成5463家“散乱污”企业、776台生物质燃料锅炉和70家市级VOCs重点企业整治的任务。加大力度推进高污染高排放企业淘汰搬迁工作,已关停企业193家,已搬迁企业14家,并将继续加大力度,统筹推进东洋油墨、谦信化工、建滔化工、华尔润等重点项目搬迁改造工作。

在已完成VOCs减排1.06万吨的基础上,江门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和集聚区涉VOCs污染整治,建立VOCs重点企业综合整治销号制度,2020年底前完成省下达的2.06万吨VOCs减排任务。

淘汰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同时,江门还扎实推进绿色发展。支持企业申报节能环保产品推荐目录,组织开展2019年度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及“能效之星”产品评价工作。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2020年底实现全市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审核比例达到100%。

深化改革重点

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依生存的根基。江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让江门绿水长流。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江门因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并获得4000万元奖励,是广东省获得激励的唯一一家地市单位。

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整治工作上,江门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相关要求,提前完成65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违法建设项目及环境问题的整治工作。江门深入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严格落实“三个清单”制度。建立督查考核常态化机制,市县镇三级在河湖跨界断面分别设置了水质监测点,每月进行水质监测和通报排名,并聘请第三方社会机构暗访巡查,每月通报河长制专项检查情况。扎实开展“五清”行动。去年,江门在全省率先出台《江门市关于强化河长制水质考核问责工作方案》《江门市2019年度河长制湖长制述职方案》。

△小朋友在环保开放日观看趣味实验。

江门还全面推进治水攻坚,深化源头治理。2019年,江门地表水9个国家和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8.9%,优于77.8%考核目标,水质综合指数在全省排名第7。加大力度持续推进潭江牛湾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潭江水质总体改善。在工业污染源方面,全面完成牛湾断面涉及区域内1697个“散乱污”企业整治任务,落实103个重点企业实施污水排放总量减排三分之一以上。在生活污染源治理方面,完成了区域内8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提标改造项目,67.81公里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以及1212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任务。在农业污染源方面,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均达到省的要求。在支流治理方面,全面完成区域内640个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

抓创建齐整治

共建生态文明江门

去年新会区荣获生态环境部授予的第三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的称号。开平市通过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省级初核,并由省生态环境厅推荐上报生态环境部。这些都为江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去年11月20日,江门印发《江门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规划(2019-2030年)》,力争2020年完成江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任务。

△不留白色污染环保宣传进社区。

同时,为实施“千村创建、万村整治”工程和省农村“厕所革命”行动,全市105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示范建设已全面启动,并明确了25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年度建设项目内容。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928户、卫生公厕66个。开平市塘口镇祖宅旅游厕所荣获2020年度世界景观建筑奖(WLA)最佳小建筑。

针对垃圾分类和餐厨垃圾的处置,江门还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门部署垃圾分类工作,并成立了江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编制《江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及12个分类指引,确定蓬江区白沙街道为国家级创建示范单位,在象山社区、西园社区开展“撤桶并点”“定时定点”等示范工作,在机关中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江海区引入“青蛙科技”环保公司,在天鹅湾等小区投放了智能分类设施;新会区对城区130多间垃圾屋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

改革者说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廖辉文: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三大战役”

近年来,江门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持续向好,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污染物减排成效明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突破。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决战之年。接下来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面完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各项目标任务。加强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责任体系,不讲条件,不打折扣,抓好改革任务落实。

二是坚持铁腕治污,强化达标攻坚。紧紧围绕全面完成中央和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目标、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国家和省的考核目标,聚焦突出问题,坚决打好潭江牛湾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黑臭水体整治、蓝天保卫战等污染防治攻坚“三大战役”。统筹推进净土防御战、固体废物污染歼灭仗、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和环境执法专项行动。

三是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引领,围绕“三区并进”区域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有利于生态发展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积极探索多层次、多类型的绿色发展示范模式。加快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机制,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四是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创建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新会区、开平市等生态文明示范工作创建成果和良好契机,寻找规律,科学统筹,协同助力其他市(区)结合实际开展创建申报工作,向着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的工作目标不懈努力。同时,将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抓手,正确认识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保持生态文明战略定力,坚定信念,久久为功;多手段、科学化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全面胜利。逐步倡导绿色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创设节能和循环经济良好发展的社会环境。

专家点评

五邑大学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副教授白书立:

加快构建现代化生态文明环境治理体系

近年来,江门坚持科学立法立规,着力构建完善可行的生态文明法治制度体系,发挥制度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一方面是推进地方立法。出台《江门市潭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江门市市区山体保护条例》两部生态环保领域地方性法规,以及《江门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政府规章,提出有地方特色的解决思路和措施,将跨区域联合防治、河(段)长责任制、生态保护补偿等创新措施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和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新方向。

另一方面是全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框架。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担任主任的江门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起各市(区)及职能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印发《江门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规划》,作为江门市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的重要依据;制定实施《江门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行动方案》《江门市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江门市潭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办法》等过百个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文件,从顶层设计上全面构建具有江门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下一步,建议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构建现代化生态文明环境治理体系。一是优化生态保护屏障制度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绿色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确保区域生态安全。二是建立生态环境有偿使用制度体系。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将更多生态环境及生态产品的价值纳入核算范围,享有与发达地区一样的经济收入和公共服务,最大限度调动生态重点区域的积极性。三是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好重点地区公益林建设,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加强近岸海域和海岛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大近岸滩涂水域和红树林保护,恢复滨海湿地功能。四是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制度。优化监管执法方式,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切实提高执法效能。

受惠者说

江门市崖门新财富环保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英杰:

创新打造“危废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模式

因应全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生态环境部门的强力推动下,这两年,江门市构建有中西南北四大固废处置中心,快速补齐各类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短板。其中我们江门市崖门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占地近3万平方米,投资约2.5亿元,设计规模为4万吨/年,处置能力涵盖废有机溶剂、废矿物油、染料涂料废物、有机树脂类废物等21大类。去年10月已经开始经营,至今处置5762吨危险废物,产能达到设计规模的85%,有效解决了崖门电镀园区内100多家电镀企业自身产生的危废问题。

目前,项目还在进行二期等离子处置项目试运营,将通过回转窑焚烧处置后剩下废渣,经过等离子技术高温处理,最后变成玻璃晶体作为建材使用,不再仅是焚烧填埋,实行固体废物的“近零排放”。该处理方式是国内最先进技术之一。此外,我们还创新打造了“危废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运营模式,针对危废产生、收运、处置的整个流程,建立了完整的数据平台来进行监管,确保危废从产生端到最终处置所有环节安全可靠。

文/图 林立竣 黄丽洁 江晓峰(署名除外)

(责任编辑:叶隽毅 二审:陈淑婷 三审:钟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