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取消“考纲”第一年,考生如何应对?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考就要拉开序幕了。今年,除了受疫情影响,同学们在线学习了几个月之外,还要面临另一巨变——中考“考纲”取消。考试大纲取消,部分考生可能会陷入迷茫。

针对冲刺阶段的复习要点、各科知识的掌握重点、答题的规范等考生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报采访了我市初中学校各学科的资深教师,帮助各位考生踢好“临门一脚”。


语文:有的放矢,把握得分点

名师档案

姓名:马维莲

就职学校:江门市第一中学景贤学校

简介:资深语文教师,从教27年。

“顺应考情,夯实基础;聚焦错题,总结规律;整体推进,查漏补缺;锻炼心理,临场适应。”针对最后的冲刺阶段,马维莲给出32字的总结建议。与此同时,马维莲认为,考生对语文科目还要重点掌握以下得分点:

一、课内文言文是得分大项,要留意统编教材和课标重合的篇目。文言文的复习要回归课本,重要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要落实,尤其是语文课本下面推荐的实词。对课文内容、写作特色、文章主旨等要悉数掌握,并借助模拟套卷自查自纠。

二、实用类作品的阅读方面,议论文要注重把握论点和体会内涵,说明文要注重信息整合和知识运用。特别关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把握材料的知识要点。文学作品的阅读要注重整体感知,利用圈、点、勾、划帮助自己读懂文章,特别关注线索与情节、句子的含义、结尾的作用等考点的考查。

三、对于名著部分的复习,对重点作品重要情节的概括、重点人物形象的梳理把握、人物的比较阅读等要点要落实,此外,还要关注凸显时代精神的、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作品。

四、首先可以按主题分类,建立作文素材锦囊,升格自己比较理想的作文;其次,要多进行速构作文、一文多构、一题多做的练习。在书写方面也要规范,作文书写潦草,可能会影响得分。

受疫情影响,学生的心理难免会产生波动。对此,马维莲建议,面对疫情,考生需要调整心态,挖掘积极因素。“在这个特殊时期,考生对社会的关注度空前增强,对在家抗‘疫’、上网课等系列体验不断加深。这些厚实的生活体验、生活积淀,以及内心涌动的情感和独到的感悟,恰恰会成为考试中难得的资源。”马维莲说。

数学:全面系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名师档案

姓名:刘飞梅

就职学校:江门市怡福中学

简介:九年级数学备课组长,有8年备考经验。

刘飞梅认为,这届中考生面临的挑战不小,数学考试的题型改变了,减少一道解答题、增加一道填空题,考试时间缩短为90分钟;另外,之前有两个多月的居家线上学习,学习效果有所打折,再加上中考时间推迟一个月,备考的战线拉得比较长,让老师和学生们都产生一种懈怠又焦虑的矛盾情绪。

老师和学生要调整心态,积极备考,除了坚持做好每一天的训练计划,还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打好地基。数学考试,大约有70%是考查基础,所以在复习的最后阶段一定要把基础题型复习好,并且保证答题要规范,推理要严谨,保证基础题不丢分。

二是紧扣课标。数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取消“考纲”,以(2011版)课程标准来命题,所以,所有考查的内容和考查的难易程度,都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考查要求。

在对数学知识进行专题归纳时,对于重点难点和易错点,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还要进行必要的测试,但是测试的内容,刘飞梅认为,一定要注意不要太偏太难,一定要符合新课程标准考查这个要求。

“毛泽东说过,‘打仗的时候,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数学中考备考也是这样。”刘飞梅认为,中考是对学生初中三年数学知识与综合能力的检测,无论题型和时间如何变化,只要在复习过程中全面系统,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一定是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的。

英语:精准有序备考,提高综合能力

名师档案

姓名:钟燕青

就职学校:江门市第十一中学

简介: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从教24年,所教班级成绩优异。

面对即将到来的“史上最难”中考,钟燕青鼓励学生要迎难而上,精准有序备考,坚持科学练题,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应对今年中考英语的新变化。

首要是夯实基础,提高综合能力。钟燕青表示,英语复习一般是按阶段进行的,首先是“重基础”的全面复习,接着是“重提升”专项训练,然后是“重能力”的综合检测阶段。通过综合练习和模拟测试,让学生熟悉题型,把握解题方法,及时查漏补缺。“在冲刺阶段,考生要继续巩固话题词汇,做题时要仔细读懂题干,考虑语篇、语景和语用,答题才能够迎刃而解。”钟燕青说道。

其次是关注时文热点,把握命题方向。纵观近几年中考英语命题,体现“突出篇章、强调运用、重在交际”的特点,选题崇尚科学、关注热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注重考查必备知识、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学生不能只沉迷于备考资料,还需要关注时政热点、科学创新等方面的信息,提高知识储备量。”钟燕青说,不少考题都偏向于社会热点话题,或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注重交际功能,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是熟悉考题变化,沉着应对答题。今年中考英语的考试时间由100分钟缩减为90分钟,其中听力部分约为20分钟,学生在模拟测试中要适应时长和注意控制时间,提高做题的速度。同时,今年考题的难度加大,单项填空题变为语法选择题,学生要通读全文,掌握主旨大意,再运用语法规则,理顺搭配关系,才能较好地完成这一新题型。“在‘读写综合’的‘回答问题’部分,考生需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阅读信息进行归纳、整合,把加工后的信息准确有序准确地表达出来。多数针对文章中事实细节的答案,都能在原文中找到。”钟燕青如是说。

最后,钟燕青建议学生每天保持适量的练题,对自己偏薄弱的题型进行巩固性练习,并留出一点时间回归到基础知识上来,及时做好查漏补缺,以轻松自信的状态去迎接中考。

道德与法治:

重视基础知识,学会变式训练

名师档案

姓名:李素华

就职学校:广大附中广德实验学校

简介:德育处主任,初三道德与法治老师。

“得选择题者得天下”,李素华谈到道德与法治如何备考时表示,今年道德与法治中考改革,选择题题量减少,但分值加大,“选择题的分值占中考的‘半壁江山’,每个考生都务必重视选择题。”

李素华说,在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选择题不提倡用“题海战术”,学生要重视对选择题错题的收集与整理。她说,“要从错题的整理中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进行薄弱知识点的复习。同时重视错题重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把每一个低级错误消灭在中考前。”

对于非选择题的题型,解题思路基本相同。李素华道出了考题门道:不管怎么问,无非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类型。对于如何解题,她给了几个建议:一是读题,抓住材料的关键词,材料一般都是时政热点问题,所以平常要关注时政新闻;二是审题,弄清楚设问是哪类型的题目,“是什么”是揭示问题的,一般用课本的观点来回答,“为什么”是分析问题的,通常从原因、意义、作用等方面回答,“怎么做”是解决问题的,一般从措施、做法、建议等方面回答;三是联系材料落实知识,把材料的关键信息与课本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四是答题必须分层分点并运用政治术语,避免口语化。

李素华建议,复习时首先是梳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学生通过整理构建知识框架,可以更好地理解题目,答题精准度也会随之提高。其次是重视基础知识的记忆,哪里薄弱补哪里。三是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回答问题,学会变式训练。“主观题考查灵活,同一个背景材料,不同的设问,回答的方向会不一样,学生平常要学会做变式训练,自问自答,拓宽思维。”李素华说道。

“今年中考受疫情的影响,学生有接近3个月的时间都是在网课中度过的,一部分同学网课效果不好,到了后期冲刺阶段会特别紧张。”李素华坦言,其实大家不必慌张,以平常心态对待就好。清楚自己的薄弱环节在哪、定好目标,按自己的节奏来安排复习,其实每天的复习都是有收获的。

历史:

关注热点,重视现实与历史的联系

名师档案

姓名:陈妙妍

就职学校:江门市第一中学景贤学校

简介:从教25年,学校历史科组长。

“2020年历史科的中考变化比较大,对今年的毕业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陈妙妍说。

陈妙妍表示,今年中考历史变化主要有三点:一是考试时间从50分钟延长到80分钟;原来的25道选择题增加为30道,从每题3分变成2分,合计60分;综合题从2道材料分析题增加为3道,从合计25分变成40分;卷面分100分,考后成绩按70%折算纳入中考成绩。二是取消以往的考试大纲,以国家课程标准为考试范围。三是中考历史的命题趋势越来越走向能力立意,突出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试题的灵活性也越来越强,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注重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以新材料、新情景为素材,从新角度进行命题考查,也是中考历史命题的一种趋势。

中考历史变化大,学生如何适应是个难题。所以,陈妙妍认为,在冲刺阶段,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结合课标要求,落实考点,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历史考点多,容易遗漏,这一阶段要查漏补缺,熟记一些主干知识的要点,关注一些易错点、易混淆点。

二、针对试题的灵活性越来越强的趋势,切不可死记硬背,更要摒弃背一背就能拿高分的思想。一些重点知识要熟记,但更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复习时要关注重点史实之间的逻辑关系、重要历史阶段的发展线索。

三、模拟试题训练。要熟练掌握答题方法技巧,合理分配做题时间,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有的同学还不适应今年中考的新变化,因此,需要一定量的模拟测试来积累实战经验,从容应对中考。

四、关注时政热点。中考常借用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热点信息作为背景材料或命题的切入口,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现实与历史的联系,重视史鉴作用,学以致用。

物理:

追本溯源,以课本教材为复习依据

名师档案

姓名:潘志华

就职学校:江门市第九中学

简介:九年级理化生科组长,有20余年的九年级备考经验。

潘志华表示,由于今年中考没有“考纲”,课程标准成了考试的方向。所以,潘志华建议,学生应该追本溯源,以课本教材为复习依据。“往年中考很多题目都源自课本,比如教材插图、科技发展实例等,都是命题素材。尤其是最后一周,考生们应该多看书。”潘志华说。

在冲刺阶段,潘志华认为,学生应该掌握几个方面。一是善于运用思维导图,并按照中考物理近几年低、中、高难度题目7:2:1的占比,合理安排复习策略,重点把握基础题;二是善用错题本,让复习资料由厚变薄,弄明白一条错题的价值比做十条新题更为有效;三是抛弃“题海战术”,保持定量练习;四是做近三年的广东中考物理真题,熟悉题型,把握考试重难点。

与此同时,潘志华建议,诸如测量工具的使用、刻度尺、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等每年都会出现的考点,考生们必须过关。而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特点、密度、压强、功和功率、比热容和热量等高频考点,考前也要加强训练。实验是每年中考物理的重要题型,实验的方法、过程、原理、现象和结论都要重点掌握,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添置实验器材,在家多做练习。

此外,潘志华还特别强调,一些“糊涂考生”一定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比如每年、每次考试都会出现有学生涂错、忘涂答题卡的,所以不要一看到题目就马上答题,对答题卡选项的横竖分布一定要仔细观察;填空题和实验题不能重复写单位,否则不给分;记好专有名词的写法,不能写错别字;计算结果不能用分数表示,除不尽要化成小数;作图要用尺规,并加上适当的文字说明、解题分析;计算题评分要看过程,不能一步到位,不写公式可能会不得分等等。所以考场上,考生切勿粗心大意。”潘志华提醒。

化学:

摒弃“题海战术”,回归课本

名师档案

姓名:黄兰香

就职学校:江门市第二中学

简介:九年级化学备课组组长。

在黄兰香看来,冲刺中考,有两个要诀:一个是返璞归真,一个是精准击破。

返璞归真。“万变不离其宗,再变化多端的题型,都来自课本的知识点。”黄兰香强调,冲刺中考,考生应该摒弃“题海战术”,回归课本。那么如何正确地“回归课本”?黄兰香介绍,翻开化学也课本或者参考书的目录,脑海中就会马上出现这章的重点、难点、常考点等,如果有模糊的,或者构建不起来框架的,这就是考生的知识盲区,一定要重点复习。

当对课本熟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采用“专题复习法”,旨在可以打破章节的界限,从宏观的角度,按照某一线索归纳知识的专题,让零散的知识点变成系统性的知识串。

精准击破。除了梳理知识点外,还需梳理易错的题型。“总结自己常错的题型,应该记在易错本里,精准发力,逐个击破。”

另外,中考化学改革,时长由原来的80分钟缩短为60分钟,选择题的分数由28分升到45分。“由此可见,得选择题,得高分,因此,选择题可以适当多做,从而提高做题的速度以及得分率。”黄兰香说。

最后,黄兰香提醒,填空题一般是一些基础知识的拼盘题,综合题则多为一些情景题,这些题目较难把握,应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总结做题的方法与思路。而实验题相对来说较易把握,但注意避免陷入机械操练以及答题模板的应试套路。

文/张翠玲 梁丽琴 陈慕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