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蓬江区引进“城市管家”服务

江门日报(记者/罗霈 严建广)一年来,“城市管家”服务推动中心城区城市环境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更加精细,环卫作业模式和保洁成果都呈现出全新气象。去年7月,在江门市城管局等部门的指导下,蓬江区以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城市品质为目标,在全市率先推行中心城区环卫一体化和市场化改革,与北京环卫集团达成合作,打开了城市保洁和管理的新局面:一体化的模式,使环卫服务从过去的“扫大街”变身为“城市管家”,担起城市空间这个家园的整体环卫职责。

△江门京环服务公司的洒水车和洗扫车组合作业。

遇到环卫问题不再“投诉难”

在环卫一体化改革以前,涉及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各个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守一方,但也造成了保洁环境多头管理、清扫出现真空地带等问题出现,曾让市民十分头疼。随着环卫一体化改革,市民现在就少了这样的烦恼。

△环卫工人在清洁地面。

蓬江区环卫处介绍,环卫改革,正是将综合清扫保洁、垃圾收集清运、公厕管护及化粪池清掏、绿化养护和保洁、市容整治、垃圾分类、智慧环卫共7大项17小项环卫保洁服务内容,交由北京环卫集团旗下的江门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门京环公司”)统一负责。同时,区环卫处专职负责监督管理和应急,并统管全区环卫工作。如今,市民遇到环卫问题,只需要打通政府服务热线,政府服务热线接线员只需要直接对接江门京环服务公司即可。

环境卫生问题处理更及时了

细心的市民在市区公厕如厕时会发现,现在市区的公厕都在入口处墙上明显位置贴着明确的《公厕管理制度》,详细的管理服务,让如今的公厕和以前又脏又臭的环境相比,如今的市区公厕卫生干净多了,空气也清新多了。而这种变化,正是环卫改革后带来的结果。

△环卫工人在按照标准细心清洁垃圾桶。

在江门京环公司制定下发的《保洁作业标准及考核制度手册》里,手册分机扫和人扫两项,从作业范围到作业时间,从操作规范到形象守护,从劳动纪律到奖惩制度都作了明确、详细的要求,相关条目超过30项,标准要求精准细化为各项数据。事实上,不仅对公厕进行标准化、精细化管理,随着环卫改革的推进,其他环卫工作也是这样。

△江门京环服务公司的雾炮车正在交通主干道上作业。

为进一步提升环卫工作效率,江门京环服务公司结合蓬江建设“党建+N全科网格”网络体系经验,投入逾200万元建设智慧环卫指挥中心平台。该平台可以根据江门实际情况,清晰标注中心城区中公厕、公园等环境保洁重点、难点点位,同时通过点击附近环卫服务中心,可随时掌握片区相关负责人姓名、电话等资料,确保突发情况及时反应及处理。

△江门京环公司智慧环卫信息指挥中心办公现场。

扫地人少了环境却好了

环卫行业的服务提升主要表现在机械化程度的高低。环卫一体化改革以来,江门京环服务公司一次性投入逾7000万元购置的环卫工作设备陆续到位。湿扫车、护栏清洗车、消毒车、干湿两用清扫车等多种新型清洁车辆与环卫工人一起,实行街头组合式作业,机械化的高效率清洁模式在蓬江全面铺开。

△江门京环公司新增加的机械车辆。

在“机械+人工”组合模式下,城市环境有了显著提升。从工作时间“解放”出来的环卫工人们还组成了一支综合保洁队伍,专人对每个楼梯和公共场所进行清扫保洁,并定期对园内的绿化及公共设施进行维护,指导市民做好垃圾分类。

助推文明意识深入人心

去年12月,16名志愿者跟随江门京环服务公司深入公共小区、主要交通道路和城市中心区,全方位体验改革后的环卫工作;今年8月以来,越来越多市民加入垃圾分类督导员行列,引导、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以自身行动为城市环境增色添彩。

△爱心活动让环卫工人更有归属感和责任感。

随着城市环境卫生的变化,市民爱护环境卫生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每逢周末,党员志愿者、热心市民都会身着红色、橙色马甲,投入到城市清洁工作中;在蓬江市场周边,志愿者袁青一边派发传单、一边向市民介绍精神文明建设意义……

△志愿者体验清洁设备步道车的清洁功能。

每逢周末,党员志愿者、热心市民都会身着红色、橙色马甲,投入到城市清洁工作中,有人负责用高压水枪冲洗、有人负责擦洗顽固污渍、有人负责清理、倾倒垃圾,有人负责引流地面污水……在朝阳下、在烈日中、在落日时,身着马甲的志愿者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参与创文的饱满热情,持续影响着更多市民。

在蓬江市场周边,志愿者袁青一边派发传单、一边向市民介绍精神文明建设意义。她告诉记者,自6年前退休后,她就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义展、义剪、扶起共享单车行动等,我都报名参加了。退休后不用上班,还不如多出来走一走、看一看、帮帮忙,自己帮助别人的同时,心情也更愉快了。”

环卫一体化改革不仅带来城市环境的变化,科学、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也影响着环卫工人的精神面貌。“环卫工人工作相对比较辛苦,有了责任感,才能更好地为城市服务。”张雁仙说。

(责任编辑:曾素娟  二审:钟建基  三审:徐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