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街道全力打造“党员身边事”党建品牌 筑牢基层根基

曾多年居住在苍江河上破旧木船、水泥船的水上居民,如今已“洗脚上岸”,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盘活辖区内2栋因历史遗留问题而闲置的别墅,将其改造成有15个房间,并配备独立卫生间的场所,供老人入住,老人们脸上的笑容更多了;顺民意暖民心旧房换新居,老区居民实现10年置业期盼,圆了百姓安居梦;举办社区“邻里节”,为居民献上“邻里和谐一家亲”的节日盛宴,拉近邻里心、融洽邻里情,构筑“熟人社区”“幸福社区”;开展“红色村晚”,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这是开平市长沙街道在党建引领下,激活基层党建“一池春水”,选优配强“火车头”,以加强党的凝聚力,构建“党建+民生服务”新模式,为民办好事、实事的缩影。一件件实事好事,既是群众心中的一个个计分器,也折射出长沙街道党建工作的亮度。在长沙街道党工委书记朱乔看来,解决群众的“急、难、盼”问题,离不开基层党建强有力的保障。

正由于长沙街道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倾力打造“党员身边事”党建品牌,创新以“让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带身边人”的方式,不断营造社会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更好地彰显了长沙街道党建特色、体现城市温度,让基层党建工作更有力、更有劲。高质量、好口碑的“党建+群众工作”,老百姓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2019年,长沙街道党工委获评为“江门市先进党组织”。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敖转优

打造特色党建品牌

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长沙街道在“党员身边事”党建品牌创建上,要求有鲜明的品牌名称和标识、有创新的品牌理论和文化、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载体、有完善的品牌体系和机制、良好的社会影响和业绩,让长沙街道党建品牌建有方向、评有依据。

作为开平市党建工作的“排头兵”,长沙街道通过“党员身边事”分享会,以点带面地展示了基层党建的“长沙经验”,并总结形成以“发现”“分享”“营造”三位一体的“讲好党员身边事,弘扬社会正能量”长效运行机制。同时,通过“一台分享会,两个展板,三个载体”,讲好党员身边故事,宣传好党的政策,营造向上向善好氛围。

据悉,“一台分享会”即举办一台现场活动,通过互动对话、“身边人”讲述、视频等多种方式,让现场参与的党员群众共同聆听党员身边的故事,让广大党员群众在思想上有新的体会、新的认识、新的提高。记者了解到,长沙街道将在9月底,举办第二届“党员身边事”分享会,继续以优秀党员作为标杆、示范,凝聚更加强大的正能量。

“两个展板”即静态展板和动态展板。静态展板设置在长沙街道工委党校及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打造“党员身边事”长廊,展示典型正能量故事和人物风采,激励党员群众从党员身边事和先进模范人物身上吸取力量;动态展板设置在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在“家门口”服务阵地集中宣传群众看得见、感触深的“身边人”“身边事”,聆听他们的初心故事,展现新时代基层党员风采,动态展板可根据各村(社区)党组织各个时期不同的集体工作情况或个人事迹,更换宣传内容。记者还了解到,该街道将在辖区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公园等,打造“党员身边事”长廊,增加宣传的广度,充分发掘长沙辖区实在事,带动人,成氛围。

“三个载体”即农村“村晚”、社区“邻里节”和党建大喇叭“村村响”。以“村晚”和“邻里节”为载体,挖掘先进典型事例、优秀创新做法,以身边人和身边事为主角,挥好党组织核心引领,以百姓自导自演为方式,让党的好政策润物无声,飞入平常百姓家。“村晚”、“邻里节”的举办是该街道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让自治、民生、服务深入治理的“毛细血管”,开创了党建引领村(社区)自治新篇章。

此外,党建大喇叭“村村响”项目旨在打通“党建带群建”教育“最后一公里”。在各行政村(居)、村小组安装无线云喇叭,对接学习强国和党的政策方针宣讲、应急讲播等,提高基层工作的透明度,提升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让党和群众的纽带更紧,农村的思想阵地更稳固。

“党制定的政策,来源于群众,最终又落在群众身上。‘党员身边事’分享会之所以动人,就因为这些故事就在我们身边。用群众身边的故事来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必然会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朱乔告诉记者,该街道将继续以分享会、“村晚”、“邻里节”、党建大喇叭“村村响”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形式,将典型故事、事例放入各种载体中,讲好党员身边故事,宣传好党的政策,展现党建深刻内涵,给社会带来正能量,感染人、感召人、感动人,实现“一花引来百花香”。

探索“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模式

解决群众“急难盼”问题

从4月10日起,长沙街道的133名“志愿楼长”走出家门,他们看似在社区里“闲逛”,却犹如“火眼金睛”,搜寻社区环境卫生、治安等方面的隐患,一旦发现问题,马上通过网络传递到“社区楼长网格管理考核APP”上,及时协调处理。这群“志愿楼长”紧盯长沙街道社区无物业管理小区,积极参与各住宅楼的管理、宣传、卫生、治安、创文等工作,形成一个个网格,织就一张严密的社区治理“大网”。

“当上‘志愿楼长’可以更好地为邻居服务。以前,楼道里有很多‘牛皮癣’,楼下有时也不太干净。”长沙街道幕沙社区的年轻“楼长”司徒苏丹说,将积极参与楼道管理,组织大家一起为社区服务。“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更好地改善楼道的卫生和治安环境。”司徒苏丹表示。

“志愿楼长”上岗后,给无物业管理小区带来的变化,居民是有目共睹的。家住幕沙社区居民的司徒卿说,“自从有了‘楼长’为大家排忧解难,清除小广告,打扫卫生,这才有了我们这么和谐、美好的宜居环境”。

受到“志愿楼长”的感染,如今,司徒卿每天都会拿着扫把和簸箕,把楼口的卫生打扫一遍,看到散落在地的垃圾都会顺手清扫好,就近倒入垃圾箱……她日复一日的付出,同时也感染了身边的一些居民,大家都开始为社区出力,城区老旧小区的环境卫生也得到了提升。

社区“志愿楼长”工作是长沙街道在党建引领之下,探索网格化、信息化相融之道,以“防控违法犯罪、化解矛盾纠纷、排除安全隐患、创新服务管理”为重点,全力推进社会治理提质增效,让群众的种种烦心事都能实现“一键有回应”。

“通过探索社区‘党建引领+网格化’智慧管理模式,把网格化管理工作做得更精细、更深入,激发社区自治活力,形成‘政府主导、社区协调、居民参与’的格局。”长沙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振坤表示,着力实现城市基层网格党建有平台、社区管理有抓手,让无物管小区有人管,让“惠从党来”“飞入寻常百姓家”。

创建“党建引领+共享”服务模式

让城市有温度有情怀

长沙街道创新工作方法,以多种灵活多样、亲切务实的方式联系群众,收集民情,掌握民意,解决民忧。

“辖区居民有什么需求?有什么资源?需求与资源如何对接?”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长沙街道文体服务中心主任李文海的脑海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长沙街道创新“直联”工作,通过“三必到、四必访”推动“直联”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并采取“听”“议”“谈”等多种灵活多样、亲切务实的方式联系群众,收集民情,掌握民意,解决民忧。同时,还成立了苍江健身广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创建“党建引领+共享”服务模式,打造公共开放的社区平台,探索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发展的“共享”模式,面向居民群众开展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助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据统计,从2019年12月5日成立至2020年8月底,该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举办免费公益课堂、非遗传承、学习交流、志愿风采、音乐会等85项公益项目活动,服务群众12293人次。此外,该站不定时开展义诊、义剪、助老、助残、文明旅游、文明劝导、文明交通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让志愿服务延伸到最基层。

“群众生活幸福,百姓感觉温暖,我们的城市就更有温度。”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站长谭玉琼的微信朋友圈犹如工作记录册,一张张照片、一句句话语,记录下雷锋服务站工作的真切温暖。

近年来,长沙街道把党建工作融入发展大局,在抓党建引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功,引导基层支部和广大党员在发挥作用上持续用力,让党员群众时时触摸党建脉搏、感受党建温度;同时,该街道以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为目标,让党员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让党支部成为战斗的堡垒,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党组织的力量。

(责任编辑:徐蓓蓓 二审:司徒俊杰 三审: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