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站打造站城融合“江门样板”

文/江门日报记者 毕松杰

图/江门日报记者 周华东

以“生命之树”造型为代表的侨乡元素熠熠生辉,智慧卫生间、母婴室等便民服务处处彰显暖心,无缝换乘、人车分离的设计理念让出行畅通无阻……昨日,我市体验团“打卡”体验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以下简称“江门站”),近距离感受江门站建设成果。

江门站即将开通运营,改变的是时空距离和出行方式,带来的是人气聚集和发展机遇。展望未来,江门站将开启内联外畅“新时速”,紧跟江门发展“大动脉”,承载更多城市综合功能,点燃江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群策群力推进江门站建设

在体验过程中,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胡其波化身“导游”,向体验团娓娓道来,“生命之树”总用钢量、玻璃幕墙数量等准确数据脱口而出。胡其波如数家珍的讲解,印证了江门站的成长历程。从原批复站房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中间站,经多轮汇报、充分沟通,一步步发展到4万平方米的枢纽站,成为目前省内第四大综合交通枢纽。

得益于站房规模扩大,江门站实现了集合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小汽车、出租车、公交车和长途车等多种交通功能。“明显感觉到车站的布局安排处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将各功能空间集合布置于站房两侧空间,且各自区域相对独立,人车分离,实现百米内轻松换乘。”市住建局局长林健生说。

为解决大容量交通疏解需求,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许春绵表示:“我们进行了专题研究调整江门大道辅道方案,设置集疏运匝道系统,实现江门大道辅路与江门站各功能区灵活转换。同时将江门站段隧道调整为双向8车道,减少车流对江门站交通转换的影响。”

“站场建设的同时,我们对周围区域的城市建设进行了统筹,比如与江门站接驳的今洲路的改造和美化,周边环境的整治。还有站房灯光照明的优化,打造绚丽的灯光切换,努力让江门站成为网红打卡地。”林健生说。

漫步江门站,江门地方景观与侨乡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我们特意邀请了市美术馆、市美术家协会的专家实地考察优化装修方案,融入众多侨乡元素。目的是让广大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一眼看到江门亮点所在。同时也让侨胞回家的时候,能够找到乡愁。”市文广旅体局局长邝积康说。

从宏伟的蓝图变为江门的新地标,江门站的建成,正是各方力量群策群力合力推进的美丽结晶。

让人流物流资金流等顺畅流动

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网络是社会发展的新动脉。江门站建成,只是一个起点,想要持续发挥枢纽中心作用,需要进一步丰富轨道路线,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顺畅流动和高效利用,打造站城融合“江门样板”。

“珠江西岸首条350公里时速的珠肇高铁江门至珠三角枢纽机场段本月底动工,深江铁路全线也即将动工。我们还将逐渐开通江门站开往西南、中部、东部省份省会城市的始发车,市民在家门口可到达全国各地。”胡其波表示,目前还在加紧谋划推动广佛江珠城际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建设。

为了持续深化江门站周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服务,许春绵表示:“我们正加快中开高速建设,争取明年年底全线贯通。同时力争江中高速扩建工程今年年底动工,江鹤高速明年上半年动工。周边的城市快速干道也在加快建设,如五邑路、会港大道、江门大道南东线、南西线等都在加快推进。同时将加快与江门站密切联系的国道240线建设。”

除了建设四通八达的路网对接,围绕江门站打造的珠西枢纽新城以“珠西中央活动区城市客厅”“江门南部公共中心”为定位,统筹布局医疗、教育、文化、休闲、商业等服务配套,规划总人口规模约17万人。

同时,江门站的建成将提升江门旅游区位优势,实现大规模游客点对点的旅游需求。“我们将设法把五邑旅游胜地串联成珠,组成精品线路。密切来往的高铁也将助力城市间的合作,我们计划扩展到整个珠江西岸形成旅游联盟,通过抱团方式提升自身的美誉度和竞争力。把目光延伸到加强与港澳的联动,借力高铁更好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邝积康说。

(责任编辑:叶隽毅  二审:钟建基  三审:徐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