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银信故事,挖掘侨乡记忆!央视纪录片《跨越山海的家书》在我市拍摄

文/图 记者/黎禹君 实习生/陈清松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保护好“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侨批”在五邑地区被称作“银信”。一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领导下,市委宣传部牵头力推五邑银信的活化利用,进一步挖掘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丰富江门侨乡文化内涵。

11月18日—20日,经市委宣传部主动对接争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摄制组将镜头再次聚焦侨乡江门,围绕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拍摄纪录片《跨越山海的家书》。

在3天时间里,摄制组先后到开平市赤坎镇司徒美堂故居、塘口镇自力村碉楼群,台山市台山一中、梅家大院、海口埠码头旧址、银信博物馆等地,以及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实景拍摄。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市文广旅体局以及台山、开平等地积极配合,全程为拍摄工作提供帮助。

△民间银信收藏家关翌春向摄制组展示银信藏品。

据了解,该纪录片制作完成后,将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面向全球播出,通过中央级媒体平台讲好江门故事,展现江门侨乡历史文化,提升江门城市形象。

展示侨胞守信重义、爱国爱乡精神

据了解,纪录片《跨越山海的家书》以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为载体,讲述侨批故事,追忆华侨先贤历尽艰辛,艰苦创业并回馈桑梓故土的历史记忆。通过对五邑银信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故事进行深入挖掘与研究,向观众展示侨胞守信重义、爱国爱乡的精神。

11月18日上午,摄制组首先来到位于开平市赤坎镇中股村牛路里的司徒美堂故居,用镜头探访与记录著名爱国侨领司徒美堂的传奇一生,追寻司徒美堂的乡土记忆,弘扬老一辈海外华侨爱国爱乡、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摄制组还来到塘口镇自力村碉楼群,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讲述一代代“金山客”漂洋过海辛苦打拼、衣锦还乡修建碉楼的故事。

随后,摄制组来到台山市,先后深入台山一中、台山第二人民医院、斗山大湾小学、梅家大院、海口埠码头旧址、银信博物馆等地拍摄。海口埠被称为“广府人出洋第一港”,曾是台山乃至五邑地区民众出洋的中转站,银信业一度十分发达,成为维系海外华侨与国内家人的经济与情感纽带。

随着侨胞逐渐在海外立足,源源不断地把银信寄回家乡,大量的骑楼和碉楼在台山涌现,梅家大院就是其中之一。除了买田置房,台山华侨在家乡投资兴办实业或捐资举办公益事业,尤为重视教育事业。

当年,华侨在台山掀起了一股捐资办学热潮,台山县立中学、端芬中学、胥山中学、庙边学校、成务学校等近百所学校接连建成,使台山一跃成为广东省的教育强县。这些学校是台山华侨心系桑梓、支持家乡发展教育事业的见证。

一纸银信,不仅承载了侨胞在异国他乡自强不息、艰苦拼搏的人生故事,还体现了他们对家乡的牵挂,更体现出侨胞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增强侨胞对祖国的认同感

11月20日,摄制组来到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拍摄,并对长期从事银信研究的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刘进、银信民间收藏家罗达全和关翌春进行了采访。拍摄期间,受访者拿出了大量珍贵藏品,向摄制组逐一讲述五邑银信背后的历史故事。

作为中国第一侨乡,江门银信档案馆藏丰富。截至目前,市博物馆馆藏银信档案资料约2.6万件(套),其中华侨书信约6000件(套),金融票据2万多件(套);台山市银信博物馆展出389件展品,包括330件原件;开平市博物馆目前收藏银信1214件(套),包括书信、票据、记账簿、年结簿等。

侨批档案于2013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据统计,目前约有15万份侨批入选侨批申遗文本,其中江门约4万份。这些侨批中,最早一份来自光绪九年(1883年),是出自五邑地区的家书。

“《国家记忆》是央视很知名的一档节目,通过这样的平台和节目,把我们五邑文献传播到五湖四海,把五邑华侨精神发扬光大,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刘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央视这次来江门拍摄纪录片,重新挖掘这些记忆遗产,无论是对五邑地区侨乡文化的推广还是对侨批研究者来说,都是振奋人心的。”罗达全说,结合自己手上这些银信(侨批),把华侨故事作为代表江门的重要名片推广出去,可以让海外华侨,包括一些老华侨认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遗产,增强侨胞对祖国的认同感。

(责任编辑:叶隽毅  二审:宁园  三审:陈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