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热议侨批保护活化利用 如何生动讲好侨批故事?

江门日报讯 (记者/黎禹君)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保护好“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侨批”,在我市一般称为银信。在市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上,如何保护活化侨批文化,生动讲好侨批故事,引发了人大代表的热议。

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表示,侨批是“跨越山海的家书”“穿越时空的记忆”,是侨乡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着侨乡丰富的民俗文化,涵盖了侨乡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各个层面。要创新思维、积极探索,为侨批保护活化注入新活力、探索新路径、形成新思考。

“侨批宣传保护还有活化利用方面,要在顶层设计方面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开展多元化的收集、保护和抢救工作。”市人大代表、民间银信收藏家罗达全建议,联合市委宣传部、五邑大学、市博物馆、市档案局等部门,以及民间的收藏家、爱好家,共同打造一个侨批保护或者研究方面的统一组织;通过拨补专项经费,推动侨批文物的抢救和修复;推动侨批文化进校园;在中心城区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江门五邑银信展示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侨批与科技结合起来,展现未来感。“还可以打造文创产业、银信IP,结合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茅龙笔,去书写银信,制作成故事、册子等,让广大市民阅读了解。学习央视的文创经验,制作微视频、微电影放到网络上,让全国乃至海外的人民去阅读和学习。”罗达全说。

“侨批,是人类记忆的珍贵遗产,也是重要的侨乡金融工具。侨批的背后,是勇于开拓、奋发进取的精神,是情系家国的大爱。了解侨史,追思过去,侨批始终是越不过的章节。”市人大代表、台山市人民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谭楚明说,只要政府部门、学术界、民间三方形成合力,就一定能讲好侨乡银信故事。

谭楚明建议,成立专门的民间研究机构(民间协会),建立研究平台;保护和修复利用、开发现存的银信机构遗址;政府立法保护银信机构遗址,对于保存下来的银信机构遗址,可以申请文保单位进行保护;修复一些银信机构,恢复当年的场景,尽量保存历史原貌,并在保护基础上做好推广介绍工作;采用多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完善现有的场馆,并广泛征集文物和资料,增加馆藏侨批文物和实物展示,让银信博物馆成为侨乡旅游的特色和亮点。

“没有藏品就无法研究,没有藏品就没有自己的特色成果。作为一个银信专题博物馆,台山市银信博物馆应增加实物藏品。”市人大代表、台山市中侨旅行社有限公司财务经理翁明珠建议,要做好平台的宣传、推广和建设,政府部门举办的世界青年大会等系列活动,可以在台山市银信博物馆展开交流。推进台山市银信博物馆成为江门华侨华人的文化交流基地之一,擦亮江门侨乡名片,提高城市知名度。

(责任编辑: 陈健强 二审:钟建基  三审:徐铃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