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江门托起“稳稳的幸福”

□文/王平强 图/郭永乐


快递小哥文明传“递”行动启动以来,13家快递公司和外卖行业的3000多名快递小哥,全方位参与到文明实践中来,自觉担当起传播文明风尚、践行文明言行、助力文明创建的全新使命。


“文明之歌大家唱”传唱活动通过广泛发动,2个多月就吸引19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近10万人传唱《文明在哪里》。


刘德华、谭咏麟、黄百鸣、钟镇涛……10多位爱国爱乡的江门籍香港明星纷纷录制视频,轮番为江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Call。


……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文明花开,侨乡蝶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牢记谆谆嘱托,不负殷殷期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开展以来,江门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初心不动摇,坚持高位推动不松懈,坚持紧盯问题不放松,坚持发动群众不松劲,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度不断提高,幸福感、获得感也得到极大提升。


全民参与心有所属


——城市的核心是人,创建文明城市必须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市民的口碑就是城市最好的丰碑


2月18日,大年初七。


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社区群众以特殊的方式开启新一年的工作——深入开展“文明花开春暖侨都”志愿服务活动,清洁社区环境,让“我们的节日”烙下崇尚文明的印记。


这是江门把志愿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的一个缩影。同一天,《文明在哪里》传唱快闪活动在侨乡各地上演,不少市民跟着旋律轻声哼唱,与拍摄人员齐唱“文明之歌”,共绘创建文明城市“同心圆”。


自我市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品质提升行动以来,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


一项项志愿服务温暖心田。走在江门街头,各主要交通路口总有一群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手持小红旗的志愿者在斑马线前协助交警,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见到过斑马线下车推行的市民和礼让行人的车辆,他们便会举起印有“文明通行,你真棒”宣传语的“大拇指”,为文明行为点赞。3个多月来,近900名机关干部、7万多名党员干部、40多万名志愿者进社区、上街头。随处可见的红马甲,成为江门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场场文体活动陆续开展。市民在欣赏“文明大舞台”歌舞节目的同时,还能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有奖知识问答、垃圾分类小游戏等互动游戏,践行文明、传导文明;文明大篷车艺术团进社区,切实提升了广大市民对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知晓度、认同度及参与度;线上马拉松同样精彩,沿途“打卡”点充分展现了江门的城市形象,也融入了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元素,市民用脚步践行低碳、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次次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去年12月,“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公益打Call系列活动“开秀”,关爱残障人士,清理“牛皮癣”、小广告,少先队员们用实实在在的文明宣传效果,收获了大批市民点赞;“文明春风进万家”活动除了送春联外,不少社区还以此为契机,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宣传活动,慰问辖区老人,丰富多彩的内容,让文明春风借着活动走进千家万户;在新会区,有三支自发组成的群众队伍尤为瞩目,群众自发组成督导队,退伍军人和民兵自发组成服务队,妇女和学生自发组成宣传队。他们用一次次督导、一次次志愿服务、一次次结对共建宣传,有效激发了群众支持、拥护、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主人翁意识。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一场场文明实践活动迸发出的正能量,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入社区、入楼栋、入家庭、入单位,实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进一步促进了文明传播的广度、深度、温度,让文明之花在五邑侨乡大街小巷盛开。


环境宜居心有所安


——着力抓群众身边的小事、城市发展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旧楼翻新,粉饰完了比好多新楼都好看,有活力!”在蓬江区江边里路口一幢楼里住了30多年的市民陈卫儿对大楼改造效果十分满意。


经过施工队员的妙手,江边里3座大楼迎来新生。融入文化创意和街区历史文化元素,变身艺术作品“后浪”的这座大楼,成为新晋“网红”,与侨乡百年老街区启明里相望,相映成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务实举措,在显著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同时,也为一座城市竖起向上的精神地标,让市民有了更多的自豪感、归属感。


人们看到,交通秩序变好了。


闪着红蓝警灯的无人机对行人、非机动车辆出行乱象进行劝导;骑行的市民来到斑马线前,自觉下车推行通过;执勤的民警在过马路的老人身后默默守护……


相关部门聚焦我市公共秩序“痛点”,召开整治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公共秩序整改措施,制定各项整改提升方案,取得了良好成效。


“江门的交通向来比较文明有序,车辆各行其道、行人不闯红灯,不仅是文明的体现,也是对生命的负责。”来自湖南的小彤到江门工作有一段时间了,她对江门互让互助、井然有序的交通印象深刻。


人们看到,农贸市场变靓了。


经过改造,以往农贸市场常见的污水横流、味道刺鼻等现象不见了,漏雨铁棚变成了混凝土材质。


“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光线好了许多,地也变得干净了。很高级,像是在逛超市。”居住在蓬江区横岭市场附近的吴先生对市场的变化赞不绝口。


2月8日,我市5家获评四星级“文明诚信市场”的农贸市场同步举行挂牌仪式。这些农贸市场将为市民提供更加文明诚信、公平竞争、整洁舒适、服务优质、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为我市农贸市场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人们看到,无障碍设施完善了。


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是服务民生的基本硬件,也是体现城市温度和社会文明的重要软件。


“婆婆热爱大自然,但年纪大了腿脚不便,这里周到贴心的无障碍设施,让她真正实现‘无障碍’感受江门大好自然风光。”新会区圭峰山风景区入口设置了坡度低于15°的无障碍通道,这一设计细节让前来游玩的何女士很满意。


良好的无障碍环境是保障残疾人走出家门、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市已明确三区及市直相关单位工作职责,将有无障碍设施建设要求的20类场所进行分解,力促城市生活“零障碍”。


文明,擦亮城市底色;文明,托举美好生活。


一座城市的文明,既要安全又要秩序,既要“面子”又要“里子”,既要便利又要规范。让市民真切体会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效和变化,才能把“文明指数”化作“幸福指数”。


文明创建,正在滋养着这座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让未来充满更多美好。


精神富足心有所寄


——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文明意识进一步融入市民内心、融入休戚与共的城市建设中,让文明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


“这个厕所的小设计,真是很用心为群众服务!”在新会区马山公园附近,一批游客盛赞马山公园、盆趣园等景区公厕的舒适、人性化设计,并连连点赞:“新会不愧是梁启超故乡,人文气息浓厚,公共服务细致到位!”


“小厕所”蕴含“大民生”,彰显“大文明”。放眼五邑,随着“厕所革命”深入推进,曾经卫生堪忧的农村厕所纷纷实现美丽“蝶变”。


作为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厕所革命”让我们看到了城市形象和声誉,看到了文化传承和文明底蕴。


让文明成为习惯,让文明成为风尚。


文明或许就存在于市民的一只口罩下、展现于公共场所的一米线旁、闪耀在公筷公勺的使用习惯中……


文明创建,体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上。


公益广告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市民文明道德素养和深化城市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在江门的公园广场、工地围挡,一幅幅用活泼形象展示主流价值观的公益广告与城市景观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地送到百姓身边、送进大家心里。


从组建一支队——社区文明监督队,到传唱一首歌——《文明在哪里》;从传递一朵花——快递“小哥”传递文明之花,到用好一群人——志愿者;从组织一批活动——创建文明城市惠民活动,到用活一个屏——手机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人们用点滴行动筑牢精神家园,为“文明之治”写下了精彩的“江门答卷”。


文明创建,体现在公共文化设施的完善上。


今年春节,不少市民走进文化场馆,逛展看书,过“文化年”。


“信纸上写的家长里短、问好叮咛,让我想到了自己日常和家人分享在这边的生活,互相挂念,感觉十分亲切。”在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区,医护工作者小刘表示,寄托华侨思乡之情的银信更显得意义非凡。


除了过“文化年”“健康年”,每逢节假日,启明里、城央绿廊、新会学宫等一批“网红”打卡点,每天也吸引着不少市民参观,或品读融合岭南风格和西方建筑特点的侨乡文化,或边欣赏山水风景边散步健身。


文化润心灵,文明悦人心。


着力提高公共服务能级,建设“数字政府”,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提高文化服务供给能力……


精神食粮的富足、文明素质的提升,正为江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文明创建,体现在每一位市民的文明行为上。


“我非常感谢这位好心人——谭建荣先生。他身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使得石板沙村不但景美,而且人更美。这是一个美好的新年回忆,再次谢谢你!”


近日,新会区睦洲镇石板沙村村民谭建荣在微信上收到了一封来自广州的感谢信。原来,广州游客潘伟枢与亲友来到石板沙村游玩,不小心遗落了钱包,恰被谭建荣捡到,谭建荣拾金不昧的友爱之举让潘伟枢十分感动。


在江门,好人好事历来层出不穷,海叔火中救人被评为广东好人,其事迹广泛流传;江门公汽公交司机救助乘客、拾金不昧,去年有好人好事近2000宗;街头上更是经常出现暖心一幕,群众自发为寒风中坚守的民警送上热饮,志愿者搀扶步履蹒跚的老人过马路,来往车辆“静音”等候,冬日里的“温暖60秒”上演……


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到道德模范、江门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示范引领,文明之花竞相开放。


涵养文明习惯,着眼长远的制度体系建设也在快马加鞭。


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促进文明行为,目前我市正加快出台《江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法治“硬约束”促进文明“软实力”提升,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重要的法治保障。


同心掬得满庭芳,文明花开满园春。


让美好与生活相伴,让文明与时代同行,江门正以扎实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犇”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龚静 二审:徐铃静  三审: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