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扫让清明节更“清明”:用卡片寄托哀思、用鲜花缅怀亲人……

清明节将至,连日来,不少市民纷纷开始扫墓祭祀,寄托哀思。记者昨日从市民政部门获悉,近年来,市民政部门不断推行绿色环保祭祀,大力倡议市民以网上祭祀、鲜花祭祀、牌位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寄托哀思。如今,文明祭扫在江门蔚然成风,不少市民摒弃了往年烧纸放炮的旧俗,用饱含思念之情的鲜花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悼念之情,也让传统的清明节逐渐回归清净与文明。

鲜花祭扫成新风尚

“严禁在公墓范围内烧香、烛、纸钱等祭祀用品”“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勿在公墓范围内燃放烟花爆竹”……3月29日,在江门市长青墓园内,随处可见倡导文明祭扫的宣传标语,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倡议书的内容,倡导市民文明祭祀、绿色祭祀。而不少前来扫墓的市民也都能按照墓园的要求,用一束素雅的鲜花代替纸品摆放在逝者的墓碑前,表达哀思、缅怀亲人。

墓园内,市民王先生正擦拭逝去亲人的墓碑。他表示,过去会带着香烛和纸钱来祭扫,但从去年开始便用鲜花来代替,“祭扫就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现在空气环境不如以前了,用鲜花代替纸钱更环保,也是为子孙后代考虑。”王先生说。

像王先生一样,很多市民对绿色祭祀、文明祭祀方式纷纷表示支持,这样空气污染也就更少。记者在墓园看到,不少墓碑前都摆上了鲜花,许多前来祭扫的人都选择了绿色文明祭祀方式,以往的香蜡、纸钱、鞭炮等传统祭祀用品悄然被鲜花取代。

随着绿色、低碳、文明、环保祭扫理念的不断深入,如今在江门,许多人会选择献上一束花,表达对逝去亲人或先辈的思念,鲜花祭祀成为新风尚。“在传统习俗的影响下,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会到墓地烧纸、放鞭炮。从前几年开始,我们就发出倡议,号召大家用鲜花祭扫。”市殡仪馆办公室主任张舒告诉记者,为方便市民祭扫,墓园还特别设立了“鲜花换纸钱”换置点,号召市民采取用鲜花替换纸钱,“根据今年的祭扫情况,目前绝大多数市民均采用鲜花、水果、烧鹅、蛋料等祭品祭祀,基本上没有出现烧大件纸制品的情况,祭祀环境大为改善。”张舒说。

多措并举倡导绿色文明祭祀

“爸爸,我好想你”“致所有逝去的家人,我们永远怀念你”……在江门市长青墓园内的一块巨幅展牌上,系着黄丝带的寄语卡正随风轻轻摆动,不少前来祭祀的市民把自己和家人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写在了寄语卡上,选择通过书写寄语的形式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

据长青墓园工作人员介绍,清明期间,市民可将对先人怀念、追思的寄语写在小卡片上,并贴到馆内寄语墙上,寄托思念。如今,寄语墙上已经贴满了市民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祈福。

“我觉得这种方式相比焚烧纸钱、放鞭炮更安全、文明,同样表达了我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市民刘小姐说,从去年开始,她就改变了祭奠逝去亲人的方式,送鲜花、写留言比烧纸钱更加暖心。

为丰富清明节日内涵,推动殡葬移风易俗,近年来,市民政局进一步加强清明祭扫管理,大力倡导文明祭祀,通过积极开展系列祭祀活动,引导更多市民加入文明祭祀的行列中来。同时,通过在电视、广告、报纸、公众号投放文明绿色祭祀宣传内容,在馆内与各墓区设置宣传栏张贴清明通告、祭扫倡议书和绿色殡葬海报,播放广播,志愿者劝导等方式,倡导文明祭祀、安全祭祀、绿色祭祀。

不烧纸钱、不放鞭炮。漫天纸灰飞、空中烟雾绕已被鲜花、绿树所取代,“天堂信箱”“树说哀思”“牌位祭祀”“清明寄语墙”等既低碳又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已经被大部分的市民接受。

此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通过网上祭拜的方式,由实地祭扫转换为情感慰藉祭祀,表达对逝去亲人的缅怀。据了解,近期我市将以中华英烈网、江门市英烈网、江门文明网为主要平台,集中统一开展“守护·2021清明祭英烈”活动,市民可登录中华英烈网(网址:http://yinglie.chinamartyrs.gov.cn/21qm/#/home)、江门市英烈网(网址http://www.jmsylw.cn/index.php)、江门文明网(网址:http://jm.wenming.cn/),在“网上祭奠”平台上进行献花、祭拜,寄托哀思。

“现在清明祭祀的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市民普遍接受了环保绿色祭祀的这种理念,祭扫重在表达感情,‘云祭扫’、居家追思、寄语追思等方式同样可以表达缅怀追思之情,生者平安是对逝者最大的告慰。”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未来将会继续探索推广绿色文明祭扫方式,积极倡导移风易俗、绿色殡葬的理念。

相关新闻

市民政部门加强祭扫疫情防控

江门日报讯 (记者/朱磊磊) 清明节将至,我市扫墓祭祖人流逐渐增多。为营造安全有序的祭扫环境,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市民政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在祭扫时要听从管理安排,主动出示“粤康码”,按照科学指引做好个人防护,合理安排祭扫时间和路线,错峰祭扫。

“你好,请出示‘粤康码’。”“请佩戴好口罩,测量体温。”3月29日下午,在江门市长青墓园门口,工作人员正提醒进入园内祭扫的市民出示健康码,并对其测量体温和信息登记。前来祭扫的市民凭“粤康码”和预约凭证,有序进入墓区及场馆;针对部分老年群体不会进行网上预约的情况,墓园还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开通了绿色通道,现场秩序井然。

“我们在入口处增加了负责检查和引导的工作人员,对每个入园的市民都做好体温检测和‘粤康码’查询。”市殡仪馆办公室主任张舒说,为确保群众祭扫安全,陵园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降低祭扫人流密度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祭扫需求,并根据疫情防控发展动态随时调整防控措施。“原则上每户每次预约祭扫人数不超过20人,车辆不超过3辆。”张舒说。

据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房江骅介绍,清明期间,我市将加强对祭扫人群的检查,全市各殡葬服务机构严格落实祭扫场所清洁消毒、祭扫人员体温检测、口罩佩戴、登记信息等防控措施。“市民政局牵头成立市直民政系统清明志愿者服务组,在群众祭扫高峰期每天派出30余名党员干部,切实做好祭扫场所及周边范围的人员管控、交通疏导管理等工作。强化对祭扫群众执行佩戴口罩、检测体温等常态化预防措施,严格落实职工健康监测、场所清洁消毒等基本防控措施。”房江骅说。

同时,市民政局发出倡议书,倡导居家追思、网络祭扫、鲜花代祭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倡导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取消或者延迟祭扫,尽量通过网络祭扫等方式表达对先人的追思,减少外出,做好自我防护。

“我们建议广大市民合理安排祭扫时间和路线,错峰祭扫,按照科学指引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戴口罩。”房江骅说。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责任编辑:袁媛 二审:钟建基 三审:徐铃静)